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手足口病 > 六一特献 · 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

六一特献 · 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

2018-05-25 来源:滑县芝春堂中医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好发于夏秋季。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

5月份开始,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将进入发病高峰,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最容易感染。河南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负责人介绍:手足口病一般和温度密切相关,气温越高发病率越高。

一个宝宝生病,牵动一家人的心。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该如何防治?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好发于夏秋季。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

体检可发现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数个至十数个2~4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的其他部位。病程为1周左右。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急性起病,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也可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

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的区别:

虽然同属于肠道病毒感染,发病和传播途径都相似,疱疹性咽峡炎仅于口腔咽腭部位、悬雍垂的黏膜上或口腔其他部位出现疱疹,但手足口病有典型的散发在手掌、足底和肛周的粟粒样斑丘疹。

二者病程表现:

潜伏期(3—5天):患者无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大量复制;

前驱期(1—2天):突发高烧38~40度,可伴有咽红、食欲不好等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的中药外治法(仅为辅助治疗手段)

1、珍珠粉、西瓜霜、冰硼散、珠黄散等任选1种,涂搽口腔患处,1日3~5次,用于口腔疱疹者;

2、金黄散或青黛散,用麻油调,敷于疱疹患处,1日3次,用于手足疱疹处;

3、炉甘石洗剂,适量涂敷于疱疹患处,1日3次,用于未破溃但瘙痒症者;

4、手口皮肤疱疹破溃后,可涂1%甲紫药水。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的治疗护理这两种病与其他病毒感染一样是自限性疾病,并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家庭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没有合并症的患儿可以在家治疗护理:孩子患病期间,家长最主要的任务是物理降温或让孩子服用退烧药物,防止高热惊厥。

如果持续高热、溃疡不愈等要考虑就医,一旦出现呕吐、头痛、精神萎靡等症状,要尽快就医。

未病先防:

1、在本病夏秋季节流行期间,勿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对密切接触者应隔离观察5~7天,可服用板蓝根冲剂,每次1袋,每日1~2次,以预防之;

2、注意搞好小宝宝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舔手、不咬指甲的习惯;

3、对被污染的日常用品、食具等应及时消毒处理,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4、平日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持充足睡眠,避免阳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已病速治:

1、对于已病小朋友一定要和别的小朋友隔离;

2、患病期间,应注意卧床休息,房间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透气,保持空气新鲜;

3、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清洁口腔,,以减轻食物对口腔的刺激;

4、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对皮肤疱疹切勿挠抓,以防溃破感染;

5、对已有破溃感染者,可用金黄散或青黛散麻油调后撤布患处,以收敛燥湿,助其痊愈。

饮食调护:

患儿患病期间应以流食、半流食、多营养饮食为主,注意饮食温度适当,避免过烫,应忌食:甜(如巧克力、蜂蜜、糖、蛋糕等各种甜品)、咸(各种腌制食物等)、辛(羊肉、韭莱、茴香、芥菜等)、辣(葱、姜、蒜、辣椒、花椒等)之品。禁食肥甘厚味之食物。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