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手足口病 > 幼儿园手足口病的温馨提示、家长通知怎么写?模板都在这里!

幼儿园手足口病的温馨提示、家长通知怎么写?模板都在这里!

2018-05-20 来源:幼儿园游戏与教案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手足口病是由肠病毒柯萨奇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多见于5岁以下的小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加见,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溃疡等表现为主,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等致命性并发症。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极易在幼儿之间交叉传染,导致流行。

春季是婴幼儿手足口病多发季节。为了孩子的健康,请您加强对孩子的健康教育,增强防护意识。近期每天早晨为孩子量体温,检查手、脚、口腔、咽喉是否有疱疹,如有上述症状,及时送孩子去正规医院检查治疗,并通知本班老师。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为现症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主要通过人群消化道、呼吸道和分泌物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请家长认真学习防控手足口病知识。

一、防控手足口病知识要点

1、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等,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饮食卫生习惯。

2、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热透后再食用。

3、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

4、尽量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5、家长要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

情况,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6、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曝晒。

7、减少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

8、加强营养,注意膳食合理搭配,保证休息时间,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二、手足口病临床表现

(一)一般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二)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

尊敬的家长朋友:

目前相继出现儿科传染性疾病——手足口病,我园已积极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与消毒措施。为共同提高我们的健康意识和对疾病的防范意识,保护好孩子的健康,让我们家园携手一起加入到疾病的预防之中,让孩子远离疾病的威胁。

预防措施

1.不要带孩子到人多、空气差的地方玩耍(此类病毒感染率高达80%左右,特别是成人多是隐性传染,自身并不发病,但会传染给幼儿致使其发病);

2.周末在家给孩子服用一些预防性药物,如板兰根冲剂、抗病毒冲剂等;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饭前便后注重用肥皂流动水给孩子洗手;

4.让孩子多饮水,保持口腔卫生,不让脏物、脏手入口,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5.加强对幼儿健康状况的关注,若有发热、皮疹、食欲减退等不适症状则应及时就诊。

若宝宝出现此类疑似病例,请您配合保健医生做好幼儿的园外单独观察工作。

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

手、足、口病是由肠病毒柯萨奇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多见于5岁以下的小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加见,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溃疡等表现为主,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等致命性并发症。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极易在幼儿之间交叉传染,导致流行。

手足口病一般先出现口腔及咽喉痛、发热,然后口腔内连续出现小疱疹及溃疡,在舌、颊粘膜、硬腭处多见,牙龈、软腭及咽部也可发生。同时在手和足的掌面、背面出现数个至数十个红色斑丘疹,并且迅速转为小水疱,水疱呈圆形或扁圆形凸起,质地较硬,大小不一,不易破溃,有时臀部、臂、腿、躯干也会出现疱疹。水疱一般一周左右消退,不留疤痕。

得了手足口的孩子生活起居上应注意进食温的清淡软食并注意充足的休息;治疗上可采用口服板蓝根冲剂、抗病毒药物和多种维生素;或用抗病毒药膏涂抹患处,消炎止痛。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因此病童应留在家中,直至热度和红疹消退以及所有水疱结痂,单独观察至少满两周后在家观察一周才可回幼儿园或学校。

预防手足口病致家长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您好!

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出现肠道病毒71型(EV71)引发的手足口病疫情,患者多为婴幼儿,个别地方出现少数患儿因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损害导致死亡。根据我市手足口病监测资料和疫情报告推测,目前已进入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因此,根据省市区关于做好传染病传播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希望家长认真阅读以下内容,并按照这些要求做好预防工作,如果发现有疑似疫情的请在第一时间通知班主任老师。下面向各位家长简单介绍手足口病的一般知识和预防措施: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病毒类型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为主。该病多发生于婴幼儿,春夏季多发。

二、手足口病如何传播?

病人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较多,可以通过口腔、呼吸道飞沫等传播,也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还可以通过共同使用玩具、餐具等传播。

三、手足口病有什么临床表现?

该病一般起病急,伴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四、手足口病出疹有什么特点?

手、足、口、臀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四不象”:不象药疹,不象虫咬、不象牙龈疱疹、不象水痘;出疹“四部曲”:手、足、口、臀;“四不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疤痕。

五、手足口病有什么危害?

大多数病例症状轻微,可自然痊愈,病程约7~10天。极少数病例可出现脑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六、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为做好手足口病预防工作,幼儿园将加强晨间检查力度和消毒预防工作,请各位家长予以支持和配合。同时我们希望各位家长做到以下几点:

1、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

2、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再食用。

3、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

4、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5、注意搞好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要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6、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

7、家禽、家畜要圈养,避免人、畜混住一处,尤其要减少儿童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

8、您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表现,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9、孩子来园前先洗手,然后接受晨检。

10、配合教育孩子,身体不适应及时告诉老师。如您的孩子在家出现类似异常情况,也请您报告幼儿园。

孩子的健康是家、园最为关注的问题,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确保孩子的健康。谢谢您的合作!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