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手足口病 > 刚入夏就爆发手足口病,守护宝宝安全需要了解这些...

刚入夏就爆发手足口病,守护宝宝安全需要了解这些...

2018-05-15 来源:东城中医医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手足口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为高发期。根据往年规律,每年3月手足口病疫情开始出现上升,4~7月会迎来第一个发病高峰。在南方省份,除了上述发病高峰外,一般在9-10月还会有一次小高峰。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及柯萨奇A组16型(CV-A16)更为多见。

手足口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为高发期。根据往年规律,每年3月手足口病疫情开始出现上升,4~7月会迎来第一个发病高峰。在南方省份,除了上述发病高峰外,一般在9-10月还会有一次小高峰。

手足口的表现是什么?

普通病例表现:

多数突然起病,发热、口腔疱疹、溃疡,手足部斑丘疹、疱疹,可波及臀部、腿部,疱疹的周围可绕以红晕,疱内液体少。皮疹消退后不留疤及色素沉着。因口腔内疱疹,部分患者可表现出流涎、拒食、哭吵不安等。一般在一周内可痊愈,预后良好。

重症病例表现:

可出现脑膜炎、脑干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甚至循环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如果3岁以下的患儿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状态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呼吸及心率加快,出冷汗、手足冰冷等情况时,均应考虑重症可能,需立即至正规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

疱疹的特点

疹子不疼、不痒、不红、不破溃,也不会留疤。

手部:疱疹集中在宝宝手心,不会出现在手背;

脚部:出现在宝宝足底,也不会出现在足背;

口腔:口腔的颊黏膜、唇黏膜会出现小的溃疡、小的疱疹,有痛感;

肛周:年龄小一些的宝宝,肛周的皮肤也有可能出现疱疹。

中医辩证

临床表现多数面黄且燥,流清涕,发热,食欲不佳,手掌,足底起疹点,继之发展为水痘样疱疹,两肘,膝,臀部有现,颗粒小,底盘发红,色有深浅,感觉刺痒,严重者有咽痛,口腔粘膜和舌面起疹破溃后痛,肛门也有,舌赤苔黄且腻或滑薄白,脉多浮数或滑数。手足口病是病毒感染。中医辨证属于风热热毒壅盛。发病急,容易迅速高烧,一般要及时迅速处理。且往往伴有消化不良,积食等症状,所以需要同时清理肠道湿热,否则肠道积热不除,烧很难推下去。

中药效果迅速,疗效肯定。不用任何西药,完全可以。当然,前提是一定要判断准确,用药果断。

中医谈手足口病

中医认为此病是内有湿热蕴郁,外感时邪病毒所致。多数患儿素日食重,脾胃功能薄弱,故易停滞伤脾,脾伤则不能化食而生热,不能化水则生湿,湿热蕴郁于体内待机而发,时值春夏,春风夹暑湿再兼时邪病毒使机体内的湿热之邪发于皮肤,脾主四末则手足有疹;脾开窍于口,则咽痛,舌,口腔有疱疹溃疡;湿热之邪下移,则发于肛门周围。

中医多采用疏风清热,解毒祛湿法。方;藿香,佩兰,桑叶,薄荷,二花,连翘,莲心,黄连,焦曲,薏米,滑石,黄柏,牛蒡子,山豆根,板兰根。高热加牛黄清热散,热退用化毒散。经用上法一,二剂即可全愈。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呢?

(一)6个月至5岁的孩子尽早接种手足口疫苗;

(二)讲究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

(三)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四)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五)玩具、衣物、床单等要及时清洗消毒;

(六)不吃生食,不喝生水;

(七)避免接触手足口病患儿。

手足口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这是自限性疾病,普通病例患儿一般不需特别治疗,皮疹一般也不需要特别处理,多饮水,清淡饮食即可。

宝宝们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到勤洗手、多饮水、吃熟食等,在手足口病高发期做好预防工作。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