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 家有宝宝要注意

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 家有宝宝要注意

2018-05-14 来源:濮阳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有关情况时表示,2010年以来,手足口病发病人数一直位列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的首位,每年平均报告病例数达206万例,因病死亡的人数也位列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前五位。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各种病毒、细菌也开始活跃起来,很多传染病发病逐渐增多。记者日前了解到,手足口病已进入高发期,发病呈上升趋势。该病起病急,且初期症状类似感冒,家有宝宝,尤其是有5岁以下宝宝的家长要足够注意。

手足口病隔年高发

今年是高发年

4月9日,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有关情况时表示,2010年以来,手足口病发病人数一直位列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的首位,每年平均报告病例数达206万例,因病死亡的人数也位列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前五位。

同时,手足口病呈现隔年高发的特点,隔一年就会有一个高发。预计今年手足口病整体流行的强度将高于去年,也就是说2018年是高峰年。监测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手足口病报告的病例已经达到2.8万例,是2月份的两倍以上。

记者查阅省卫计委发布的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发现,今年3月份,全省共报告手足口病1724例,比2月份的726例增长了137%。进入4月份后,手足口病发病开始高速增加,仅4月8日这一天,全省就收到270例手足口病报告。

医院接诊量开始增加

预计将持续上升

4月20日,记者从市妇幼保健院相关科室了解到,手足口病四季均可发病,该院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一直陆续接诊手足口病患儿,但数量很少。手足口病夏秋季多见,所以进入4月份,虽然日均接诊量还不大,但已开始呈上升趋势,目前情况与去年同期基本相当。传染病相关部门预测,今后该病仍将呈上升趋势。

日前,国家卫健委发布预警通知,要求各地卫生和健康部门配合教育部门加强对学校和托幼机构的手足口病防控指导,同时按照相关疫情处置规范做好暴发和聚集疫情的发现、应对和处置工作。记者近期走访了解到,我市部分托幼机构已要求工作人员在幼儿入园晨检时,特别留意检查幼儿是否有手足口病相关症状。“主要是让孩子张开嘴,看一看口腔里有没有疱疹,然后再让孩子伸出手,看看有没有疹子。”4月19日,市城区某幼儿园负责晨检的老师对记者说。

疫苗可有效预防病毒感染

但非一劳永逸

据了解,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二三十种(型),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A组16型(CV-A16)最为多见。目前该病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接种疫苗为有效预防手段。

4月20日,市疾控中心接种门诊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针对手足口病,目前可接种的有EV71型灭活疫苗,预防通常引起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病原体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该门诊目前日均接种10余例,在工作时间内,家长随时可带孩子前往接种。该疫苗属于二类疫苗,自愿自费接种,完成免疫程序需要接种2剂次(间隔1个月),共需费用400余元。该负责人表示,该疫苗推荐接种年龄为6月龄至5岁,在此范围内的婴幼儿均可接种。

他特别提醒,手足口病学龄前儿童多发,3岁以下婴幼儿最易感染,所以建议6月龄至3岁婴幼儿及时接种,尽早完成免疫程序。3岁之后感染风险降低,3岁至5岁年龄段儿童可选择性接种;5岁以上儿童发病率很低,且不在疫苗推荐接种年龄范围内,没必要接种。

虽然EV71型灭活疫苗可有效预防该型病毒感染,但并不代表接种疫苗即可一劳永逸地预防手足口病。该负责人介绍,导致手足口病发病的病毒有很多,可分为三种: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A组16型(CV-A16)、其他肠道病毒。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统计,75%左右的重症病例是由EV71病毒引起,93%的死亡病例感染的病毒是EV71。EV71型灭活疫苗主要预防最为凶险的EV71病毒感染,但对其他病原的交叉感染没有保护效果,因此不是说打了这个疫苗就能避免感染所有的手足口病,婴幼儿仍有可能被其他病毒感染而患手足口病。

家长需勤检查

做好个人卫生

除及时接种疫苗外,自身注意预防也非常重要。

医生介绍,多数手足口病患儿起病很急,家长需要勤检查、多注意。多数患儿症状轻微,初始一般是发热、咳嗽等类似感冒症状,随后会在口腔黏膜等处出现疱疹,在手心、脚心及臀部皮肤出现斑丘疹、疱疹,发病后一周左右恢复。少数患儿病情较重、进展快,可以引发脑炎、心肌炎、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肢体抖动、呼吸浅促、面色苍灰、四肢发凉等症状。若未能及时救治,个别重症患儿可能死亡,因此家长对该病不可小觑。

病毒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途径传播,人群对该病普遍易感,因此家长也应注意日常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要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外出回家要洗手;居住地要勤通风、勤晒被褥;该病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减少一些交叉感染;孩子要合理膳食,充分休息,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