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知识 > 治疗方法 > “无药可治”的淋病,难道疫苗是唯一克星?

“无药可治”的淋病,难道疫苗是唯一克星?

2018-04-21 来源:预防探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淋病奈瑟氏菌是淋病的致病细菌。这种细菌在过去数十年中,对几乎所有抗生素的耐药性都在不断增强,导致淋病很难治疗。

因为耐药性不断增强,淋病几乎到了无药可治的地步,发病率也在不断攀升。研究者只能另辟蹊径,寻求一条全新的疫苗研发之路。

耐药,无计可施

淋病奈瑟氏菌是淋病的致病细菌。这种细菌在过去数十年中,对几乎所有抗生素的耐药性都在不断增强,导致淋病很难治疗。

淋病对人类的危害性大,无论患者是男是女,均会造成许多严重后果,如疼痛、生育问题。如果怀孕女性感染淋病,胎儿也可能出现并发症。淋病奈瑟氏菌还有可能通过血液传播,对其他器官和组织造成致命的伤害。

由于其耐药性不断增强,因此出现对所有抗生素都完全耐药的超级淋病奈瑟氏菌,是迟早的事。

世界卫生组织瑞士日内瓦生殖健康与研究部门的TeodoraWi称,已有46个国家报告,淋病奈瑟氏菌的耐药性在增强;有10个国家报告,淋病患者对所有抗生素完全没有反应。Wi认为,必须在5年内研制出新药,否则淋病的治疗很可能退回到前抗生素时代。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也将淋病奈瑟氏菌列为3种造成紧急耐药威胁的细菌之一,认为应该对其投入高度关注。

现在,我们迫切需要控制和预防淋病的感染和传播,而接种有效的疫苗是最可靠和最经济的手段。不过研发淋病疫苗却困难重重。

淋病奈瑟氏菌会在接触其他细菌时与其快速交换基因,这样它的表面会表达不同的蛋白,以掩护它躲过宿主的免疫系统。所有的细菌都会这一招,这就是病菌耐药性增强的原因,只不过淋病奈瑟氏菌在这方面进化的速度更快。因此,感染过淋病奈瑟氏菌的患者也无法获得免疫,因为细菌会“焕然一新”地再次攻击机体。

靶点,有迹可循

有些疾病,如麻疹、腮腺炎,患者感染后会自然获得免疫,以后都不再感染。这也是传统疫苗的工作方式:给患者接种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从而训练免疫系统记住这个敌人,若以后遇到它,就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而淋病患者无法从感染中获得免疫,所以淋病疫苗一直是个难题。科学家们只能另辟蹊径,寻找全新靶点。有一些发现,让人充满期待。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MichaelRussell教授的研究团队发现,淋病奈瑟氏菌能够抑制免疫系统对其进行抵御,他们以此为切入点,在一种癌症治疗方法基础上,研发淋病疫苗,希望机体能够在遇到灭活的淋病奈瑟氏菌时,增强免疫反应,从而打破这种细菌典型的免疫抑制机制。研究人员利用经过基因改造的小鼠进行测试,结果,小鼠获得了近6个月的免疫。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分子遗传学教授ScottGray-Owen,则在淋病奈瑟氏菌的表面找到了一个独特的蛋白作为靶点。这种蛋白能够帮助细菌从宿主体内摄取铁,是少数恒定存在于淋病奈瑟氏菌表面的蛋白,所以可以作为疫苗研发的靶点。该团队正致力于从不同菌株中分离出这种蛋白,以制造恰当的疫苗佐剂。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糖组学研究所的微生物学家KateSieb,则专注于研究和分析淋病奈瑟氏菌的基因编码,希望从中找到淋病疫苗的新靶点。

聚焦细胞外膜蛋白

最近,刊登在《生物化学期刊》上的研究报告《深入了解淋病奈瑟氏菌β桶组合机中BamD和BamE的结构和功能角色》称,美国俄罗冈州立大学和普渡大学的科学家联合发现,一种名为BamE的复合蛋白,或可成为淋病疫苗研究的新靶点。

细菌的外膜蛋白会起到很多重要的作用,如吸取营养、释放物质、传送信号等。在致病的细菌中,外膜蛋白还会带头入侵宿主、破坏免疫反应和增强细菌毒性。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外膜的β桶蛋白由β桶组合机(BAM)负责合成,淋病奈瑟氏菌作为一种革兰氏阴性菌也不例外。BamA是BAM的主要组成部分,不过此次研究着眼于BAM的另两个复合蛋白BamD和BamE。

研究者发现,在淋病奈瑟氏菌中,BamE在细胞表面,但并非必要的蛋白,相反BamD不在细胞表面,却是必要的蛋白。敲掉BamE后,BamD就会代替它出现在细胞表面。细胞膜失去BamE后,生长变缓慢。更重要的是,细菌还会因此对抗生素变得敏感,而且细胞膜中会带有更多的疫苗抗原。另外,多个淋病奈瑟氏菌株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都会表达BamD和BamE。这些都让BamE作为理想靶点成为可能。

BAM在许多革兰氏阴性菌当中都存在,但是结构和功能有所不同。例如,另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的BamE并不在细胞表面,而且缺失后也不会由BamD来替代。根据这些特性,则可研发更具针对性的耐药菌治疗方法。

未来,研究者会深入了解和分析BamE的结构,希望从中找到研发疫苗的正确路径。

困局中的意外之喜

疫苗研究尚无定论,可超级细菌的威胁却迫在眉睫。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种脑膜炎疫苗的“副作用”恰好能起到一定的预防淋病的效果。MeNZB是一种预防乙型脑膜炎的疫苗,在2004~2006年间,新西兰政府曾为20岁以下的年轻人免费接种,现在该疫苗已经停产。而在研究中偶然发现,这些接种了MeNZB的人,感染淋病的几率明显低于未接种的人群。

MeNZB预防淋病的机制还不清楚,研究者猜测可能是因为引发脑膜炎的双球菌与淋病奈瑟氏菌在蛋白序列上高度相似。数据显示,MeNZB能够降低31%的淋病感染率,虽然这比例看起来不高,但数学模型显示:如果给13岁以下的半数儿童接种MeNZB,那么20年后,淋病的传播率将下降90%。在等待有效的淋病疫苗诞生前,也许这种脑膜炎疫苗可以缓解淋病传播的燃眉之急。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