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流感 >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老,永远比我们知道的可怕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老,永远比我们知道的可怕

2018-04-02 来源:改变的力量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他们不一定能救命,但在你孤单无依的时候,他们就是你最亲的兄弟姐妹,可以帮你做艰难的选择,抚慰你前所未有的脆弱——当父母重病,其实你自己也成了病人。

春节刚放假,朋友圈被一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刷屏了。

有人看到了猎奇,原来感冒真能死人;有人开始担忧钱,病人进了ICU,相当于一台碎钞机;有人看到临终关怀,人类是否真的需要用插管、人工肺这些让病人极其痛苦的治疗手段,去挽救生命?

因为最近10年,我父母相继重病,这篇文章让我特别有同感的是当老人生病,子女生活秩序的失格。

至少目前,被未知病毒攻击属小概率事件,但大多数人都会面临一个极其现实的问题:当父母老了、病了,你怎么办?

首先,有几个医生朋友确实非常重要。

他们不一定能救命,但在你孤单无依的时候,他们就是你最亲的兄弟姐妹,可以帮你做艰难的选择,抚慰你前所未有的脆弱——当父母重病,其实你自己也成了病人。

我母亲胃癌晚期,也经历过一次转院。是一个医生朋友建议的,他说虽然胃癌手术已经非常成熟,还是要去最牛的医院,以免留下遗憾。

手术后,主治医生告诉我们胰头处发现转移。又是这个朋友,建议我们不做化疗放疗,为病人争取有质量的生命。

我后来才知道,就算是医生朋友,也很少有人给出这么耿直的建议,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决定。做决定的人要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并且永远没有机会知道自己的决定是对是错。

那么多子女,即使明知道过度治疗会给病人增加痛苦,还是愿意选择砸锅卖铁地给父母治到最后,用尽所有医疗手段,就是求个心安。

对于人生最后时刻的父母,所有的理论知识可能都会失效,就是我想说的第二个问题。

因为没做化疗,我母亲走得比较快。虽然我后来打听了一下,她在癌症病人里,算是走得比较舒服的,最后半个月才开始较为剧烈的疼痛,口服麻醉类药品后就有明显缓解。

但她在最后时刻,对于生命的无限眷恋,还是让我一再怀疑自己的决定。甚至我能肯定,如果让她自己选择,5年质量极低的生命和1年相对有质量的生命,她会毫不犹豫地选择5年。

在生死面前,所谓淡定就是一种海市蜃楼式的道德制高点。

我父亲在慢慢衰老的过程中,之前无数次说过,如果以后病得厉害,就去死一死。如今他病得厉害,一天尿四五次裤子,有时候糊涂,有时候清醒,但他清醒的时候讨论的已经不是自杀或者安乐死,而是召开家庭会议,要在每个子女家住一年,那气势就是向天再借500年。

所以有时候,我怀疑人在健康的时候所讨论的所有尊严、底线都是一种无知的自我感动,等到了生命最后时刻,人的欲望只有“活”这一个字。

人生就像一盒劣质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人到中年,父母忽然衰老,会遇到什么。就像《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的作者李可一样。

“电影上,病人会睁开眼睛,摸着你的脸庞,说最后一句话,让你照顾好自己。

艺术温暖,现实冷酷。病人满头纱布、满脸胡须、全身管线、毫无知觉,只有微弱的心电图,不断报警的血氧和心跳指标。”

我母亲后期陷入昏迷,也没留下一句话。因为没经验,我们心意满满地帮她戴了她最喜欢的金首饰,结果全都贡献给了太平间不知哪位工作人员。

这也是我想说的第三点:无论之前储备了多少理论知识,到最后其实就是陪着父母一起熬。过程虽然痛苦,却能治愈成年人的无知和自恋。

无论你之前多么牛,征服了多少高山,陪父母走最后一程的时候,才发现,人最不可征服的是生命。回头看看,你当初执念的那些牛掰,大多都毫无意义。

父亲的病程很长,合并糖尿病、高血压、中风、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病)。几次小中风以后,他基本不能出门了。肌群不敏感,造成了大小便需要人提醒。

如果你没照顾过这类病人,会觉得很简单啊,穿成人纸尿裤就好了。实际上老人比孩子难照顾多了,因为他们有强烈而顽固的自我意识。当他感觉要小便,第一个动作永远是脱裤子,所以每次还是会尿床、尿裤子。

今天凌晨3点、5点各一次,他在半梦半醒中把所有裤子,包括纸尿裤都脱了,却找不到厕所门。我们被惊醒,跳起来想要帮他的时候,房间已经成了喷泉公园,地板、被子、沙发都未能幸免。

“我有钱,我请人照顾。”我以前也这么想。那时候年轻,把一切都想得太简单。等自己的父母真走到了这一天,才发现钱很重要,但它解决不了所有问题。

终究有一天,你必须牺牲固有的生活秩序,陪伴父母一程。

年轻人觉得“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是励志,人到中年,死神开始向父母招手,才发现它的残酷:从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就注定了有一天,我们要陪他们走完人生的路,真是每一步都算数,该来的谁都躲不掉。

像我父亲这情况,请人照顾,一年换28个保姆绝对不是梦,更重要的是他本人拒绝。我爸现在糊涂的时候,连我多少岁都不记得,清醒的时候,就跟我算账,觉得我反哺太少。

我不忍心要求这个老人宽容,他也就彻底放飞自我了。

有天半夜,父亲爬起来开大门,我们一身冷汗地被惊醒。那一刻,来不及有任何情绪,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明天让锁匠赶紧来加把锁。

终于开始陪父母走最后一段路,拼的是体力。你会发现,所谓的沮丧、愤怒是非常奢侈的情绪,除了说明你还有点闲情,没别的了。

人到中年,父母老去。有一天,忽然发现自己处心积虑建立起的所谓中产、成功人士的生活秩序,被父母的一场重病打破,才明白之前设想过无数次的“当你老了”简直浪漫得让人脸红。

老,永远比我们想像得更可怕。

如果你觉得这很悲观就错了,盲目乐观才是真正的悲观。当你明白老的可怕,更容易说服自己,放下所有执念,珍惜当下的拥有。

鲍勃·迪伦说“未来不对任何事做保证,甚至不保证生活不是一个大的玩笑”。

曾经你以为赚到一个亿,才算开心,等有一天,照顾病中的父母,你觉得人生能睡一个8小时的整觉就是幸福。

“日常即幸运”,可能是父母给我们留下的最后财富。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