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流行性感冒发病高峰来临,不少人纷纷被直接撂倒,特别是中小学生和幼托儿童们。孩子们停课养病,家长和老师们心急不安。近两日,一条以“预防流感要保持喉咙黏膜湿润”为主要内容的“市疾控通知”开始在家长们的朋友圈流传开来。
12月27日,南京市卫计委、市疾控中心火速回应:这是一条假通知。事实上,预防流感的关键是不接触病人和建立免疫屏障;预防流感与多喝水、保持喉咙湿润没有直接关系。
似乎每到流感流行季,总会有一些热心人士制造传播这种看上去简单易行,又没有明显不利之处的讯息,各位群众也乐于转发。
实际上,这类讯息的大范围传播,会影响公众对真正有效的预防措施的认知,反而不利于疾病的科学防控。
真正有效的预防措施是这样
今天,小编要再次曝光下那些不靠谱的“流感预防策略”,大家快来看看吧,别再掉坑了!
误区1熏醋消毒法
醋酸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时才有消毒、杀菌的作用,且效果不是很好,并不主张使用。
而我们生活中常用的食醋,所含醋酸本身浓度就很低,根本达不到消毒的效果,盲目大量使用,反而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醋熏房间对某些人群不仅不能防病,还有加重病情的危险。
挥发的酸性气体对人体的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如果浓度过高、时间过长,在熏蒸的过程中,会让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病人的病情发作或加重,严重的甚至会灼伤上消化道黏膜。尤其是对于小孩、老人和哮喘病人等群体,用熏醋防病实在是得不偿失。
降低室内空气中病毒浓度的有效方法是开窗通风,使空气充分流通。
误区2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
维生素C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要保证每日足够的摄取量,但维生素C并没有预防流感的功效。
维生素C能预防感冒的说法主要源自于上世纪70年代,诺贝尔奖获得者、化学家莱纳斯鲍林曾经写了一本名为《维生素C和一般性感冒》的书籍,使得维生素C能预防感冒的观念深入人心。莱纳斯鲍林认为,如果缺乏维生素C,就有可能出现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的症状。
现代大量的科学研究都证实大剂量的维生素C并不能降低普通感冒的发病率。对绝大多数维生素C并不缺乏的健康人来说,维生素C能预防感冒暂时还没有科学依据。
此外,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是不可取的。人体的细胞和组织长期泡在高浓度的维生素C里,会适应这种环境。一旦突然停药,体内维生素C的浓度就会降低,反而导致人出现维生素C缺乏的症状。如果人长期服用大量的维生素C,还会增加肾脏的排泄负担。
其他误区
此外,网络上还流传着大量的各式偏方,如鼻子插葱、白酒擦身、可乐煮姜等等。
在这里,小编要告诉各位,这类偏方没有经过科学的临床效果评价,也没有反映相关人群效果的数据,其科学性都是值得质疑的。
预防流感的可靠手段在这里
1.预防流感,最好的方法就是接种流感疫苗。
老人和幼儿是流感易感人群,每年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是最佳选择。具体疫苗接种注意事项详见往期链接:流感专题(一)|流感季来临,不想被撂倒看这里!
2.保持个人卫生。
勤用肥皂洗手,保持手卫生,特别是去过公共场所或人群密集环境、接触公用物品后。
3.注意空气流通和消毒。
流感病毒在外界的生存能力较差,它们怕阳光中的紫外线;怕洁净、怕干燥,在新鲜空气里很快丧命。学校或居家环境中经常开窗通风,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流感传播的风险。集体场所,尤其是幼儿园、中小学等,应注意公用物品的表面消毒。流感流行季节应避免到人群拥挤封闭、空气流通不好的场所。
4.不带病上学、上班。
出现发热、咳嗽、肌肉酸痛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佩戴口罩,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衣袖掩住口鼻。流感流行季节疑似流感病例可尽早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如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等)治疗。
网络时代,信息来源纷繁错杂。小编在这里再次敲敲黑板提醒大家,防病信息还是科学至上,要注意鉴别信息来源是否可靠,万万不要盲目转发。
用于婴幼儿的退热,缓解由于感冒、流感等引起的轻度头痛、咽痛及牙痛等。
健客价: ¥19.5用于婴幼儿的退热,缓解由于感冒、流感等引起的轻度头痛、咽痛及牙痛等。
健客价: ¥22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症见:发热或高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
健客价: ¥25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感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儿童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
健客价: ¥19用于感冒或流感引起的发热,头痛。也用于缓解中度疼痛如关节痛,神经痛,偏头痛,牙痛。
健客价: ¥13该产品用于改善急性、慢性、过敏性鼻炎及鼻腔术后引起的临床症状。
健客价: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