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其它 > 被兔子、老鼠、乌龟、隔壁班的“熊孩子”……咬伤了要不要打狂犬病疫苗?

被兔子、老鼠、乌龟、隔壁班的“熊孩子”……咬伤了要不要打狂犬病疫苗?

2017-07-05 来源:上海疾控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狂犬病之所以称为“狂犬病”,因为绝大多数的感染来自犬类。全球范围内,99%的人狂犬病病例都来自犬类的感染,尤其是亚洲、非洲等狂犬病流行地区,犬是引起人狂犬病的最主要原因。

  气温渐暖,上海市疾控中心接到的关于被某某动物咬伤,是否需要打狂犬病疫苗的咨询电话也越来越多。被咬伤的类型通常可以分为:

  1.最常见的是被自己养的、邻居家养的、或流浪的猫猫狗狗咬伤;

  2.被家养的兔子、仓鼠、乌龟、鹦鹉等等咬伤;

  3.被做实验的小白鼠咬伤;

  4.被动物园里的猴子、猩猩咬伤;

  5.在学校里玩闹的时候被隔壁班的“熊孩子”咬伤。

  这些打电话来咨询的朋友通常是直接把“被咬伤”和“患狂犬病”划上了等号。那么,究竟哪些情况下被咬伤才有必要接种狂犬病疫苗呢?

  狂犬病感染来源

  狂犬病之所以称为“狂犬病”,因为绝大多数的感染来自犬类。全球范围内,99%的人狂犬病病例都来自犬类的感染,尤其是亚洲、非洲等狂犬病流行地区,犬是引起人狂犬病的最主要原因。本市近年来的人狂犬病病例也均由犬类引起,且都发生在郊区。

  那么,剩下的1%的病例都来自哪些动物呢?狂犬病在自然界的储存宿主动物包括食肉目动物和翼手目动物。食肉目,顾名思义就是食肉动物,包括猫、狗、狐狸、狼、熊猫等等,大部分是山林里的野生动物。翼手目,简单来说就是各种蝙蝠啦。我国传统习俗中将蝙蝠作为“福”的象征,但与蝙蝠接触可就不是福啦,由于被蝙蝠所伤可能是极难察觉的细微咬伤或损伤,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均将与蝙蝠接触归类为狂犬病毒严重暴露,建议及时进行伤口处理,并接种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及狂犬病疫苗。

  咨询电话中经常提及的啮齿类(各种鼠类)和兔形目(包括家兔和野兔)极少感染狂犬病,也无此类动物引起人狂犬病的证据。禽类、鱼类、昆虫、蜥蜴、龟和蛇等动物不会感染或传播狂犬病病毒。

  说到这里,那些被兔子、老鼠、乌龟或者隔壁班的“熊孩子”咬伤的朋友们可以放心啦,只要做好伤口的清洗和消毒,防止伤口感染就OK啦,狂犬病?NOWAY!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