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的肝硬化患者有轻中度贫血
贫血是肝硬化、特别是失代偿期肝硬化临床常见现象之一,相关报道称,差不多三分之二的患者可有轻度至中度的贫血,主要为正常细胞性或小红细胞性贫血,偶见巨细胞性贫血。此时,患者有脸色变差,嘴唇、指甲床颜色变浅、免疫力低下等症状。
四大原因造成肝硬化患者易贫血
1、造血因子缺乏
肝脏是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对血液系统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当肝硬化时,出现造血功能发生障碍,可引起叶酸、维生素B12缺乏导致巨幼细胞贫血;凝血机制障碍导致出血,产生缺铁性贫血。
①造血原料的储备
叶酸、维生素B12、铁剂均在肝脏内贮存备用,许多蛋白质和脂类亦在肝脏内合成。
肝硬化时患者食欲不佳、呕吐,都使得患者不能摄入足够的维生素B12和叶酸等营养物质,或者是发生吸收不良、利用障碍等情况,引起血细胞生成减少,从而出现贫血。
②凝血因子合成
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Ⅸ、Ⅹ、Ⅻ、ⅩⅢ等均在肝内合成。
失血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差,常有出血倾向,有些患者还会出现慢性失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而失血后长时间不能恢复,出现贫血状态。
肝硬化合并出血者在不同报告为24%~75%,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主要出血部位为胃肠道,其次为痔疮、子宫出血。
③分泌部分红细胞生成素
肝脏是肾外分泌红细胞生成素的主要场所。
2、出血
由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减退,合成凝血因子减少,脾功能亢进及毛细血管脆性增加等原因,患者可出现出血倾向,轻者可发生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皮肤紫癜等,重时可出现胃肠道黏膜弥漫性出血、尿血、皮肤广泛出血等情况。
3、脾功能叛变
①脾功能亢进
肝硬化时,充血性脾大可伴有脾功能亢进,脾脏对红细胞产生抑制作用,对红细胞破坏增加,导致患者的血流量不足,进而出现贫血症状。
用51Cr标记红细胞方法检验证明,伴有脾大患者红细胞寿命较不伴有脾大者明显缩短。国外实验证明在骨髓增生性疾病患者中,脾脏肿大重量每增加1kg,则脾脏每天红细胞破坏量增加血细胞比容1%。
②脾阻性充血
肝硬化会导致脾阻性充血,使大量红细胞长期淤滞在脾窦而发生溶血,诱发贫血。
4、脂肪代谢紊乱
肝硬化时,肝脏代谢功能较弱,易发生脂肪代谢紊乱现象,当某种异常类脂质融入血浆时,可引起溶血现象,诱发贫血。
肝硬化患者贫血怎么办?
肝硬化患者出现贫血了,首先要控制出血,输血治疗,其次,肝硬化病人的营养问题很关键,必须适当的补充蛋白,控制脂肪摄入,蛋白和维生素补充主要依赖牛奶,蛋,鱼,瓜果蔬菜等易消化的食物。
另外,肝硬化贫血中,缺铁性贫血占大多数,因此,患者多补充叶酸、维生素B12、铁剂,以使红细胞生成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