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其它 > 肺吸虫病的预防常识 脑型肺吸虫病的发病机制

肺吸虫病的预防常识 脑型肺吸虫病的发病机制

2017-06-05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肺吸虫病是由肺吸虫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肺吸虫又称并殖吸虫。人体寄生的肺吸虫,在国内有卫氏肺吸虫和斯氏肺吸虫两种。

  肺吸虫病的预防常识

  并殖吸虫病是主要寄生于肺部的慢性地方性寄生虫病。临床上有咳嗽、胸痛、咯棕红色果酱样等症状,亦可由成虫、童虫、虫卵的异位寄生或侵入脑、脊髓、腹腔、肠、肾、皮下等组织,产生相应的症状。因此本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肺吸虫病可在流行区或到达流行区内,通过生食或半生食石蟹、蜊蛄、沼虾、红娘华或饮用生的溪水及食具的污染获得。预防本病的关键是切实做到不生食或半生不熟的石蟹、蜊蛄及生水等以预防感染,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便,避免虫卵随雨水冲入溪流污染水源。患者一旦得病,应彻底治疗。

  脑型肺吸虫病的发病机制

  脑型肺吸虫病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主要是成虫或童虫移行所致,虫卵所致病变意义不大。严重感染者虫体可循纵隔而上,由颈动脉上升,经破裂孔进入颅内。虫体多自颞叶或枕叶底部侵入大脑,以后也可侵犯白质,累及内囊、基底节、侧脑室,偶尔侵犯小脑。病变多见于右侧半球,但也可经脑室或胼胝体向对侧移行。脑型肺吸虫病的病理过程分为三期。

  脑型肺吸虫病的病理过程

  1、浸润期或组织破坏期,虫体脑内移行造成机械破坏及出血,尚可因毒素刺激产生脑膜炎、脑炎,有时还可形成边界不清的肉芽肿。

  2、脑型肺吸虫病的病理过程囊肿或脓肿期,被虫体破坏的脑组织逐渐产生反应,在肉芽肿周围形成包膜其中心坏死液化形成青灰色或特殊棕灰色的黏稠液体,内可有虫体和虫卵。

  3、脑型肺吸虫病的病理过程纤维瘢痕期,此期虫体已死亡或移行至他处,囊液被吸收,肉芽组织纤维化或钙化,受累的皮质或皮质下结构萎缩脑沟和脑室扩大。

  由于虫体可在脑组织内穿行造成多次损伤,故上述各期病理变化可同时存在。在少数情况下,虫体也可经腹腔侵入腰大肌和深层脊肌,通过附近椎间孔进入脊髓腔形成囊肿压迫脊髓,造成运动感觉障碍,严重者引起横截性脊髓炎,甚至发生截瘫。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客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