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其它 > 医护如何预防艾滋病职业暴露

医护如何预防艾滋病职业暴露

2017-03-08 来源:医学界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自2000年以来,世界在制止并扭转艾滋病病毒(HIV)传播的全球目标下取得了巨大成就。即使HIV对医护人员职业性感染的危险性很低,但一旦被感染,后果也不堪设想。

  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自2000年以来,世界在制止并扭转艾滋病病毒(HIV)传播的全球目标下取得了巨大成就。即使HIV对医护人员职业性感染的危险性很低,但一旦被感染,后果也不堪设想。

  今年4月发生了一件在微博上引起轩然大波的事,这件事因四川某三甲医院一位医生拒绝为艾滋病患者进行骨科手术而起。此事经微博公布后医生们也发表了各自对如何应对艾滋病患者的看法,大部分医生认为在患者有必须要治疗的指征且有能力、做好防护的情况下愿意为患者治疗。那么如果艾滋病患者得了其他疾病该去哪里治疗?当医护人员面对艾滋病患者时何时容易发生艾滋病感染,又该怎样做好防护呢?

  艾滋病患者该去哪里治疗?

  为了避免出现艾滋病患者无处求医的窘境,也为了规范对艾滋病患者的诊断流程,卫生部发布的《关于加强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感染者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指定具备条件的医院承担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感染者医疗服务工作,并将定点医院名单向社会公布。

  并要求在做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的同时,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统筹考虑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感染者综合诊疗需求,指定具备条件的医院承担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感染者医疗服务工作,并将定点医院名单向社会公布。医疗机构要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艾滋病防治条例》有关要求,严格落实首诊(问)负责制。对门诊、急诊、住院和自愿咨询检测过程中发现的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感染者,要积极、科学、妥善地做好接诊和相关处置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者拒绝诊治。

  在不具备提供相关医疗服务诊疗条件时,医疗机构要及时将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感染者转诊至定点医院,或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由卫生行政部门协调转诊等相关事宜;不适宜转诊的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感染者,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定点医院相关医务人员到接收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服务工作。

  HIV职业暴露原因分析

  1.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感染风险缺乏足够的预防和保护意识没有充分意识到HIV职业暴露的危险性,认为自己身体健康、生命力强,即使被损伤,患病几率也低。接触锐器时不注意防护,操作时没有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缺乏正规、严格的预防教育培训虽然各医院都有关于HIV职业暴露的培训,由于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许多人对培训和相关考试敷衍了事,使得培训流于形式。

  3.工作经验不足,精神上过分紧张另有一些工作人员将HIV感染看的过分严重,做任何操作都怕被感染,精神紧张,一旦遇到紧急事件不能冷静对待和处理。

  4.医务人员在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进行过多的处理如回套针帽、摆弄针头、取下针头、送针头去处理时操作不规范,动作过多,针头使用后没有及时就近将其丢在针器收集箱中。一些医务人员在传递尖锐器械、处理被血污染的尖锐器械、吸、气管插管时、紧急处理大呕血、采集和运送血液标本、接生及处理外伤出血的患者是精神不够集中等等。

  5.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为了节省成本操作时间、为了省事,没有戴手套、鞋套、防护眼镜、穿围裙和隔离衣的那个、工作繁忙也是造成HIV职业暴露的原因之一。

  看来无论是过分谨慎还是过分大意都是造成HIV职业暴露的原因,那么到底怎样做才是恰当的呢?

  怎样预防艾滋病感染?

  1.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2.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3.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4.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1.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2.艾滋病职业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确定:

  暴露级别:

  一级暴露: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二级暴露: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三级暴露: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

  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为轻度类型。

  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为重度类型。

  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为暴露源不明型。

  3.医疗卫生机构应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分为基本用药程序和强化用药程序:

  基本用药程序为两种逆转录酶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天;强化用药程序是在基本用药程序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天。

  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可以不使用预防性用药;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三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或者重度时,使用强化用药程序。

  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不明时,可以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4.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给予随访和咨询。随访和咨询的内容包括:在暴露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