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的发热特点是什么?
摘要: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本病多发于1~5岁小儿,且临床以肌肉弛缓性麻痹为特点,故俗称“小儿麻痹症”。
本病初起多以发热为主要表现,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伴有全身不适、咽痛、咳嗽或呕吐、腹泻等症状。经1~4天后热势渐退,其他症状亦随之消失。热退后1~6天,患儿体温可再次上升,即所谓“双峰热”。同时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烦躁或嗜睡,全身肌肉疼痛,感觉过敏。高热持续3~6日或更久,体温开始逐渐下降,在体温开始下降时出现肢体瘫痪,以后逐渐加重。一般体温降至正常后,瘫痪亦停止进展。
脊髓灰质炎为什么会表现为双峰热型呢? 这是因为病毒侵入人体后,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病毒血症,首先侵犯呼吸道、消化道等非神经组织,引起发热等前驱症状。此时体内中和抗体产生,病毒被清除,可使疾病停止发展,而不发生神经系统病变。如果感染病毒量大,毒力强或机体免疫力差,则病毒可通过血脑屏障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脊髓前角灰质炎,故再次出现发热,并可引起瘫痪。
脊髓灰质炎以双峰热为典型的临床特征,但有不少患儿在病程中并没有典型的双峰热表现。也有的患儿在第一次发热时,由于热势不高,其他症状也不明显,很容易被家长忽视,而直到第二次发热,同时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时,才被家长注意。
脊髓灰质炎在发热时,可以用物理或
药物降温,以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