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其它 > 患了麻疹没被查出 向医院索赔40万

患了麻疹没被查出 向医院索赔40万

2016-09-27 来源:健客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因发热咳嗽,黄某先后到多家医院看病,最终诊断为麻疹。等到康复,黄某就将自己最先去的那家医院告上了法庭,认为对方存在误诊的情况致病情恶化,索赔40万元。近日法院一审驳回了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

  麻疹没查出来索赔40万

  据了解,黄某其向法院诉称:此前自己因为发热咳嗽,于是就到被告医院去就诊,认为对方在没有为自己进行全面检查的情况下,就诊断其为面部红肿,并开具药物治疗;后因感觉到没有什么效果,自己又前往其他的两家医院救治,经诊断为麻疹,期间还住院治疗了15天,才最终康复。

  黄某表示,被告对自己病情存在有误诊和过错,导致病情恶化、损失扩大,因此被告需要对自己给予相应赔偿。一开始,黄某索赔包括医药费、误工费等在内的赔偿共13000余元,而审理过程中,黄某又提出索要精神损害抚慰金38万余元,共计40万元。

  而在庭审当天,黄某又将精神损害抚慰金降至80000元,其余诉请不变,赔偿总额变更为93933.46元。

  当时无明确临床依据

  对此,被告医院辩称,黄某前往该院皮肤科门诊就诊时,主要是说自己面部红肿伴有明显瘙痒数天,未述发热。经门诊医生检查,其除面部红肿外,其他部位未见皮疹,无球结膜充血等外观表现,没有明确依据诊断是麻疹,于是给予对应药物治疗过敏性疾患,并让其病情如有变化要及时再来就诊。

  医院认为,就黄某就诊当时情况而言,当时的处理都是正确的,不存在误诊行为;且病情是变化的,不可能从早期有限的临床表现作出最终结果的预测,病情变化需随时就诊,可黄某未遵医嘱没有再来。

  综合其他原因,医院提出该院的诊疗行为符合规范没有过错,也没有延误黄某的治疗,更没有给其造成实质性人身损害后果,所以不应承担其提出的侵权赔偿。

  原告诉讼请求被驳回

  法院审理认为,在该案中,被告结合原告的初期症状给原告开具的药物并无不当之处,且原告经其他医院治疗后痊愈,并没有实质性的损害后果,结合鉴定机构的回函及原告所举证据,不足以证明被告的诊疗行为存在过错。最终法院对原告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案件受理费2148元也由原告承担。

  典型麻疹的表现一般分为以下四期:

  1、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在潜伏期内可有轻度体温上升。

  2、出疹前期:一般为3-4天。主要表现为发热,并伴有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以及结膜炎、眼睑水肿等眼部症状。一般在颊粘膜、唇部粘膜会出现粘膜疹,为灰白色小点,是本病的早期特征,皮疹出现后逐渐消失;

  3、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这时体温可高达39℃以上,皮疹开始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自耳后、发际、前额、面、颈部开始自上而下波及躯干和四肢、手掌足底。病情严重者皮疹常融合,皮肤水肿,面部浮肿变形。全身有淋巴结肿大,可引起腹痛、腹泻、呕吐、阑尾炎等症状。高热时常有意识模糊、激惹及嗜睡状态,热退后消失。

  4、恢复期:出疹3-4天后皮疹开始消退,消退顺序与出疹时相同,皮肤会有脱屑及色素沉着,7-10天痊愈。疹退同时体温也下降到正常,病情自愈。

  麻疹的治疗

  一般治疗:患者不要经常走动,要躺在床上休息,并多吃容易消化的富有营养的食物,比如青菜粥等,还要适时补充水分。出疹期间,要保持皮肤清洁,不要让汗水长期浸润斑丘疹,引起强烈的瘙痒感。若口腔溃疡,要在清晨持续用盐水漱口。一旦发现症状加重,立即看医生。

  对症治疗:患者发烧不能乱吃止痛药,要吃退烧药,比如小儿退热剂;咳嗽要服用镇咳药,比如小儿止咳药。若继发感染,要在医生同意的情况下使用抗生素。

  高热时不宜用冰敷

  如果不慎患上麻疹,需要卧床休息,房间保持适宜温度和湿度。隔离治疗至出疹后5日,并发肺炎者延长至疹后10日;前驱期及出疹期高热时,不宜采用冰敷或较强烈的退热剂,以防疹子出不透。发热过高可冷敷头部或必要时用少量退热剂,切忌大量发汗与极速降温。

  急性高热期,应该多饮白开水,吃消化饮食,但勿长期忌油忌蛋白等。

  麻疹如何预防?

  1.被动免疫

  在接触麻疹后5天内立即给于免疫血清球蛋白,可预防麻疹发病;超过6天则无法达到上述效果。使用过免疫血清球蛋白者的临床过程变化大,潜伏期长,症状、体征不典型,但对接触者仍有潜在传染性。被动免疫只能维持8周,以后应采取主动免疫措施。

  2.主动免疫

  采用麻疹减毒活疫苗是预防麻疹的重要措施,其预防效果可达90%。虽然5%-15%接种儿可发生轻微反应如发热、不适、无力等,少数在发热后还会出疹,但不会继发细菌感染,亦无神经系统合并症。国内规定初种年龄为8个月,如应用过早则存留在婴儿体内的母亲抗体将中和疫苗的免疫作用。由于免疫后血清阳转率不是100%,且随时间延长免疫效应可变弱,所以4~6岁或11~12岁时,应第二次接种麻疹疫苗;进入大学的青年人要再次进行麻疹免疫。急性结核感染者如需注射麻疹疫苗应同时进行结核治疗。

  3.控制传染源

  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隔离。一般病人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10天。接触麻疹的易感者应检疫观察3周。

  4.切断传染途径

  病人衣物应在阳光下曝晒,病人曾住房间宜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流行季节中做好宣传工作,易感儿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