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传染病新闻 > 因医务人员违规操作 一医院26名透析患者感染丙肝

因医务人员违规操作 一医院26名透析患者感染丙肝

2016-02-26 来源:健客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2月24日,26名在陕西省镇安县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被确认感染丙肝病毒。据有关部门初步调查,此次感染为医院医务人员违规操作所致。目前官方已启动调查问责机制。

  据镇安官方通报,2月17日至19日,镇安县医院在对部分血液透析患者例行病毒抗体检测时,发现有部分患者丙肝病毒抗体呈阳性。医院随即将相关透析患者的血液样本送往省级医院检测。截至2月24日,初步确认丙肝病毒感染者为26人。经专家组初步调查分析,此次感染是由于少数医务人员违反操作规程而导致的一起院内感染事件。目前,有关部门已启动调查问责机制,各项处置工作正在进行中。

  据了解,这些在镇安县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大都患有肾功能不全或肾衰竭等疾病,通常需要每周进行2至3次血液透析以维持生命。镇安县医院办公室主任说,医院透析室长期有40余名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据了解,对26名已确诊的丙肝病毒感染者,医院将制订诊疗方案,对他们实行免费治疗。

  目前,镇安县医院相关科室正进行整改,并被要求严格执行透析室诊疗制度和操作规范。同时,医院紧急调配、增加透析设备,实行分区诊治,对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分离透析,确保透析安全。此外,普及丙肝医学知识及流行病学调查也在同步展开。

  镇安县委宣传部一位工作人员对此表示,有最新的调查进展,将会及时对外公布。

  病人为何会感染丙肝病毒,据专家组成员西安交大一附院肾脏病院净化科教授介绍,目前血液透析器分为一次性透析和重复使用两种方式,一次性透析器的费用约为180至200元,而可复用高通量透析器价格为400多元,大约可使用10次。镇安县医院所使用的可复用透析器虽然使用费用低廉,但由于对消毒的要求更高,如果消毒不彻底也更容易发生感染。

  丙肝虽然恐怖,却也并非无孔不入,关注丙肝的传播途径,发现高危人群,及时做好筛查,早发现疾病早治疗是控制丙肝的最好方法。目前在我国,丙肝的传播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基本途径:

  血液传播:这是丙肝感染的主要途径,特别是在1990年之前有过输血经历的人,特别容易感染上丙肝。因为人类在1989年才真正认识丙肝病毒,而相关的检测试剂到1990年后才问世。全国的大血站在1994年才开始在献血员当中筛查丙肝,在此之前的血液制品未经过严格的检测故存在感染丙肝的风险。目前,随着筛查方式的改善,此传播方式已经得到明显控制,但抗HCV(丙肝病毒)阴性的HCV携带供血员尚不能排除,输血仍有传播丙肝的可能,特别是反复输血者。

  性生活多个性伴侣及同性恋者属于高危人群。

  母婴传播:丙肝RNA阳性的母亲传播给新生儿的几率约4%-7%。

  生活密切传播:有大约40%的丙肝患者没有输过血或是血制品注射,而是由周围密切生活的丙肝亲属传播而感染上的,称之为社区获得性丙肝。

  共用注射器: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静脉吸毒人群通过共用注射器很容易传播丙肝病毒。

  创伤美容:穿耳洞、文身、文眉、文眼线等美容项目可以造成皮肤黏膜创伤,如美容用具未能彻底消毒则可能会传播丙肝。

  此外,在医疗中使用过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经检查、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医务人员也是高危人群。

  丙型肝炎的预防措施

  1、注意输血

  输血和血制品传播是丙肝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因此普通人群应避免随便输血,需要治疗时应到正规医院求诊。

  2、不注射毒品

  毒品对人类的危害很大,国内报道80%以上静脉毒瘾者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因此应避免注射毒品。

  3、不共用易引起传染的器具

  散发的丙肝感染者中大部分由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因此应避免共用牙刷、剃须刀等易引起丙肝传染的器具,以降低传染几率。

  4、到正规医院诊治

  应注意到正规医疗单位进行洗牙、拔牙镶牙、美容等等,以减少丙肝病毒感染的几率。

  5、注意性行为

  精液中存在丙肝病毒,性接触传播不可忽视,因此预防丙肝时应洁身自好,规范性行为;与丙型肝炎病毒阳性者发生性接触时应当使用安全套。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