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柳叶刀》在线刊登了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等中外研究人员的综述文章!专家表示,肝吸虫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生吃淡水产品是最大原因。
淡水产品是南方内陆地区的主要水产品,如青鱼、鲢鱼、鳙鱼、鲩鱼、草鱼、鲤鱼等淡水鱼以及螺蛳、淡水虾等。生吃这些淡水鱼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不过在两广地区,这是一种特色饮食。他们把生吃鱼片叫做“鱼生”,类似于日本的“刺身”。
专家介绍,吃鱼生是岭南饮食文化一个最重要的元素,其中以“顺德鱼生”较为著名。做法类似于我们做三文鱼,把新鲜的鱼洗净剔刺,切成薄片,然后配以姜、蒜白、米醋和紫苏叶、鱼腥草、香茅草等,混合起来吃。专家介绍,在广西,鱼生也大受欢迎,广西南宁的“横县鱼生”更是广西的特色名菜,很多地区还会举办鱼生节,如今在两广地区的很多城市都有“鱼生馆”。
不过在享受了口腹之欲后,很可能会感染肝吸虫。专家介绍,我们吃的鱼生不同于日本吃深海鱼,淡水中生长的鱼类、贝类等水产品体内都可能存在肝吸虫(也叫做华支睾吸虫),生吃这些感染了肝吸虫的淡水鱼,就很容易“中招”。
正因为广西人也有吃鱼生的饮食习惯,全国第二次寄生虫病调查显示,广西人群肝吸虫病感染率为3.71%(流行区9.76%),居全国首位。同样在黑龙江省和吉林部分地区,也有生吃淡水鱼的饮食习惯。黑龙江省疾病中心病媒寄生虫病防治所所长介绍,哈尔滨沿江地区肝吸虫率达到30%以上,这与当地居民喜爱生吃或半生吃淡水鱼密切相关。
“在广东、广西的高流行县,人群感染率超过50%,当地成年男性几乎全部感染。”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所长表示,2009年,国际癌症研究署确定华支睾吸虫为胆管癌1类致癌物。有研究显示,华支睾吸虫感染者发生胆管癌的风险是非感染者的4.5倍~6.1倍。
轻度的肝吸虫感染有时并没有明显症状,不过当虫在人体肝脏内“安家”不断繁殖,虫及其虫卵会逐步堵塞胆道、肠道,会出现腹痛、腹泻、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疲倦乏力、肝区隐痛等表现,晚期可出现肝硬化,同时还可并发胆囊炎、胆管炎、胆管阻塞等,甚至引起肝癌。如果本身就有肝病的人,感染了华支睾吸虫,则会加速其他肝病的发展进程。
如何预防肝吸虫?
提醒1:
不吃淡水鱼生避免“虫从口入”
专家表示,要避免肝吸虫病的发生,关键在预防。首先要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吃淡水鱼生、虾生,避免“虫从口入”。此外,处理鱼生的工具也要有讲究,如果砧板和刀都是分开用来切淡水、深水鱼的话,那感染肝吸虫病的几率就很少;反之,如果是两类鱼共用一套砧板、刀,那么感染的几率就大了。另外,即使有一套深海鱼生专用的砧板和刀具,如果吃鱼生的配菜如姜丝、葱丝等是用切过淡水鱼生的砧板、刀具来切的话,同样也会增加感染疾病的几率。因此,一定要注意把切鱼、虾的砧板、菜刀和其他器皿生熟分开洗净,防止交叉污染。
提醒2:
酱料白酒并不能消灭虫卵
不少爱吃“鱼生”的食客,都听过这样一种说法,就是用酱料、醋拌过的生鱼片,其中的寄生虫卵已经被杀死。对此,专家纠正说,其实寄生在淡水鱼肉中的肝吸虫是肝吸虫的囊蚴期,它对外界的抵抗力非常强。实验证明,一般的调味品,如酱油、醋都不易杀死在鱼肉中的囊蚴,就是把厚度约2~3mm的鱼片投入90℃热水中,也要经3秒钟才能将囊蚴杀死。如果煮大鱼时,即使加热到80℃煮一小时,其中的囊蚴仍能存活。因此,吃用酱料拌过的生鱼片,或打边炉时生鱼片煮的时间不足,都不能杀死肝吸虫囊蚴,有可能染上肝吸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