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症医学会发言人李秉颖更提醒,倘若患者感染到第1型的登革病毒,将对第1型终身免疫,但对其他型别的登革病毒只会有2至9个月的免疫力。过了这段期间后,一旦感染其他型别,发生重症、死亡的风险将会提高,“当地民众一定要提高警觉。”
这意味数以万计的“隐性”登革热患者,未来可能面临较大风险。
台湾防疫学会理事长王任贤指出,民众感染登革热,症状反应不一,平均每10个人感染登革热,大约只有1个人会出现症状。以目前近万人确诊感染登革热推算,还有9万人感染登革热而不自知。
医师提醒,目前疫情最严重的台南市,不只要对感染病患周边住家,或是疫情热区清除孳生源,整个台南市公务员都要动起来,各自分配行政区,挨家挨户清除积水容器,否则“若未全面清孳,全年5万例都有可能!”
台“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最新统计指出,入夏以来全台本土登革热病例达9103例,其中台南市就有8022例,高雄也累计达936例。病例分布在全台20个县市,本岛仅剩台东县未沦陷;98.8%集中于南高屏,其余县市为散发疫情。“疾管署”统计,疑似因登革热死亡的病例为44例,经审查后,18例死因与登革热相关,另有26例待审(台南25例、高雄1例)。此外,全台有34例登革热病例现收治在加护病房(台南30例、高雄3例及屏东1例)。
最新公布的疫情数据显示,全台、台南的单日通报病例数,均较前一日减少,且无新增疑似死亡病例。“疾管署”强调,单日新增病例数首见下降且无新增疑似死亡病例,可能是假日民众就医数减少及医师通报降低所致,疫情仍在高峰期,提醒民众及医师勿掉以轻心。
“卫福部次长”、“疾管署长”现都南下支持、协调防疫,王任贤认为,台当局下去支持的能力有限,要消灭登革热的最好方式就是清除积水容器,这只能靠民众自己或是地方卫生人员处理,“自己的内裤就是要自己洗,怎么能叫别人帮忙呢?”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等。是东南亚地区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病因
1.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1日至发病后3日内传染性最强。少数患者在热退后第3日还可从血液中分离到病毒。此外蝙蝠、猴、鸟类和狗等动物体内可检测到登革病毒抗体,可能为登革病毒的自然宿主,从而有可能成为本病的传染源。
2.传播媒介
蚊虫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其中伊蚊是传播登革病毒的主要蚊种,包括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3.易感性
在新流行区各年龄组均易感但以青壮年发病者居多。
临床表现
潜伏期2~15日,平均为6日左右。
1.登革热
(1)发热起病大多突然,体温迅速达39℃以上,一般持续2~7日,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日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呈双峰热或鞍型热。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发病时伴有头痛、背痛和肌肉关节疼痛,眼眶痛,眼球后痛等全身症状。可有感觉过敏、恶心、呕吐、腹痛、食欲差、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症状。颜面和眼结膜充血,颈及上胸皮肤潮红。发热期可出现相对缓脉。
(2)皮疹于发病后2~5日出现,初见掌心、脚底或躯干及腹部,渐次延及颈和四肢,部分患者见于面部,可为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皮疹、红斑疹,稍有刺痒,也有在发热最后1日或在热退后,于脚、腿背后、踝部、手腕背面、腋窝等处出现细小淤斑,1~3日内消退,短暂遗留棕色斑,一般与体温同时消退。
(3)出血于发病后5~8日,约半数病例可出现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鼻衄、皮肤淤点、胃肠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等。
(4)淋巴结肿大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伴轻触痛。
(5)其他可有肝肿大。病后患者常感虚弱无力,完全恢复常需数周。重型登革热于病程第3~5日,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呈脑膜脑炎表现或有些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本型常因病情发展迅速,因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出血性休克而死亡。
2.登革出血热
(1)休克一般发生于病程第2~5日,持续12~24小时,患者烦躁不安,四肢厥冷,面色苍白,皮肤出现花纹,体温下降,呼吸快而不规则,脉搏微弱,脉压进行性缩小,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出,病程中还可出现脑水肿,偶有昏迷。若不及时抢救,4~10小时死亡。
(2)出血出血倾向严重,有鼻出血、皮肤出现血大批淤斑,呕血、便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甚至颅内出血等。
登革热怎么预防
晚上睡觉时需要点上蚊香或者挂好蚊帐,避免夜间熟睡时候,被外面飞进来的蚊虫叮咬,从物理层面上防止蚊虫。
如果被蚊虫叮咬之后,发觉有些头晕、发热症状,应该马上到医院或者社区专门诊所进行就诊,不可拖延,避免炎症的加重而导致并发症。
平时应该注意饮食习惯,保证每日三餐的营养均衡,工作学习之余,更应该多参加一些户外体育运动项目,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从本质上预防登革热的发生。
室内室外必须清理积水,勤倒垃圾,搞好周围生活环境,保持卫生干净,从源头上杜绝蚊虫的滋生,减少蚊虫的数量。
在户外走动休息的时候,应该在身上、特别是裸露的地方喷上驱蚊水,或者穿上长袖、长裤,避免蚊虫的趁机叮咬而导致发炎。
家里或者周围,特别是一些容易滋生蚊虫或者躲藏蚊虫的地方,应该使用一些杀虫剂进行喷洒,也是一个源头上很好的杜绝蚊虫滋生的方法。
从大的方面上来讲,一个社区一个公共场所,需要全民动员,特别是负责单位部门,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普及预防登革热常识,同时进行灭蚊防蚊工作,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预防控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