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经进入蜱传疾病的高发期,对于在林区工作生活的人们来说,增强对蜱传疾病的认识十分必要。蜱传疾病是人被蜱虫叮咬后因其所携带的病原微生物而引发的病症。蜱,俗称草爬子,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蜱种为全沟硬蜱,主要传播森林脑炎病毒及莱姆病螺旋体。
近两年蜱咬伤病人数据分析
蜱咬伤发病期主要集中在4至9月份,2014年蜱咬伤血清检测患者1246例,其中确诊为森林脑炎279例,住院治疗179例;2015年,截至7月初,蜱咬伤血清检测患者1166例,其中确诊为森林脑炎169例,住院治疗104例。可见,与去年相比,蜱咬伤、森林脑炎发病率增加幅度都比较大。
蜱咬伤病人增加的原因分析
一、蜱虫多生活在森林、灌木丛、开阔的牧场、草原等,由于外出游玩的人数增多,增加了蜱叮咬机会。
二、今年北方气候干燥少雨,适合蜱虫生长。
三、人们对蜱虫叮咬的关注度不够,外来人群对蜱虫知识了解较少,防护意识相对薄弱。
被蜱虫叮咬后应急处理措施
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一旦发现有蜱已叮咬、钻入皮肤,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出蜱。不要生拉硬拽,以免伤到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
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诊断是否患上蜱传疾病,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做好防护避免蜱咬伤
应当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附着;针织衣物表面应当尽量光滑,这样蜱不易粘附;尽量不要穿凉鞋。
森林脑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10至15天,最短可在2天,长者可达月余;
前驱期:一般数小时至3天,部分患者和重型患者前驱期不明显,前驱期主要表现为低热、头昏、乏力、全身不适、四肢酸痛。大多数患者为急性发病,呈急性型经过。
急性期:表现为发热,全身中毒症状,意识障碍、脑膜受累、肌肉瘫痪及神经系统损害的其他表现,部分患者出现锥体外系统受损征,如震颤、不自主运动等。偶尔可见语言障碍、吞咽困难等延髓麻痹症状。
恢复期:此期持续平均14天后好转,体温下降,头痛、恶心各种症状缓解。
森林脑炎一般病程14至28天,但有少数患者可留有后遗症,如头痛、失语、痴呆、吞咽困难、不自主运动,还有少数病情迁延可达数月或1~2年之久,患者表现为弛缓性瘫痪、癫痫及精神障碍。
近年来国内报告,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症状较过去有所减轻,病死率也明显降低,可能与采取免疫注射,加强对症治疗有关。
森林脑炎按病情轻重分为几种类型
轻度森林脑炎:突发起病,发热,伴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体温多在一周内恢复正常;血清特异性抗体IgM或IgG阳性。
中度森林脑炎:前述表现加重,开始出现颈项强直及阳性Kernig征、Brudzinski征等脑膜刺激征。
重度森林脑炎:上述表现加重,并出现下列情况,如颈肩部或肢体肌肉迟缓性瘫痪、吞咽困难、语言障碍、意识障碍或惊厥、呼吸衰竭等。
怎样预防森林脑炎?
此病有严格的地区性,进入疫区前必须积极做好预防措施:在生活地区周围搞好环境卫生,加强灭鼠、灭蜂工作。初次进入疫区的人应接种森林脑炎疫苗,预防接种每年3月前注射疫苗,第1次2ml,第2次3ml,间隔7至10天,以后每年加强1针,可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在疫区工作时应穿戴“五紧”的防护服,即扎紧袖口、领口和裤脚口,脚穿高筒靴,头戴防虫罩,衣帽可浸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每套200g,有效期10天。
解答几点常见疑问
一、有人说蜱长翅膀就不叮咬人了,这样的说法对吗?
雌蜱吸饱血液后落地产卵,卵孵化成幼蜱(在鼠等小哺乳动物身上吸血),蜕皮成若蜱,再次蜕皮后为成蜱。东北林区以全沟硬蜱为主,成蜱是森林脑炎的主要传播媒介,活动期在4至8月,高峰为5至8月,9月上旬基本消失。温暖季节活动,而且在旱季更明显。昼夜也有规律,上午8~10点,下午18~20点明显。不是说蜱长翅膀就不叮咬人了,长翅膀也叮人。所以不应掉以轻心,进入林区应加强防护,穿五紧服,喷洒驱蜱药物,离开后检查身体有无携带蜱虫,尤其是耳后、腋窝、头发内等疏松柔软的部位。
二、有人说白色的蜱叮咬后容易发病,是这样吗?蜱的颜色与致病性有关吗?
从蜱的分类说起,大的分类分为软蜱及硬蜱两大类,与森林脑炎相关的主要是硬蜱。硬蜱在全世界13属,650种,我国9属,100种,可以传播森林脑炎的蜱主要有全沟硬蜱、森林革蜱、日本血蜱。其中全沟硬蜱是东北林区的优势蜱种,也是大兴安岭林区主要的致病蜱种。其他的如草原硬蜱、龟型花蜱、微小牛蜱等也可以传播森林脑炎。草原革蜱与鼠疫的传播有关。不同的蜱种在颜色、外观上有一定的区别,但颜色与致病性没有明确的关系,叮咬后必须引起重视。
三、蜱叮咬后一定会发病吗?
蜱叮咬后感染森林脑炎与否与蜱是否携带森林脑炎病毒有关,据报道,蜱的平均带毒率为0.04-0.38%,全沟硬蜱的带毒率较高为8.9%,蜱叮咬后的发病率没有报道,据我院十余年的临床观察,感染的人群中,隐性感染率较高,仅少数病人发病出现严重的脑炎症状。提前预防为主,如接种疫苗、穿防护服等,被叮咬后密切观察,及时取出蜱,对于机体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要对症处理,及时就诊,必要时应用药物治疗。
四、被蜱叮咬了必须注射血清吗,什么样的人可以当血源,有没有可以替代血清的药物?
蜱叮咬后大部分人不发病,即使发病,临床上以轻型多见,表现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往往对症治疗就可以治愈。只有伴有高热、昏迷的重型病人可以注射森脑恢复期血清,在没有合适血源的情况下,可以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替代治疗。至于献血者的选择,应该是恢复期的病人,或是患森林脑炎治愈的身体健康的患者。另外,连续接种森林脑炎疫苗的人也可以作血源。但所有的供血者在用血前,除常规化验以外,必须进行森林脑炎抗体滴度的检测,以保证血清的有效性。
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