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9个月的思思身体一直很好。上个月,姥姥因糖尿病住院,思思想姥姥,吵着让妈妈带她去医院看姥姥。到了医院,好奇的思思到处乱摸,趁妈妈跟姥姥聊天时,还捡了把梳子玩,等妈妈看到时,她正放在嘴里咬,结果第二天思思就发烧了,偶尔有咳嗽症状,但没有鼻塞和流涕症状,在家物理降温一天症状非但没有改善,第三天还高烧到了40度,妈妈赶紧将思思送到医疗救治中心,被诊断为手足口病。
医疗救治中心感染性疾病科主任介绍,手足口病毒主要通过肠道感染。孩子患病多半是因为家长携带了病毒或是触摸了有病毒的物品,儿童的卫生习惯还没建立,正是喜欢往嘴里乱塞东西的时候,而医院又是一个病毒很多、传播性很强的地方,加之儿童的抵抗力较低,所以更容易被病毒侵袭。
主任提醒家长注意,春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不要带儿童去人口聚集的场所,还要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主要是柯萨奇病毒A组4、5、7、9、10、16型和B组2、5、13型以及肠道病毒EV71型。人群对手足口病普遍易感,主要以学龄前儿童为主,受染后可获得免疫力。
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高,患者、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该病主要通过被患者的粪便、唾液、咽部分泌污物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内仍具传染。
要警惕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状
1、孩子一般会发38度以上的高烧,一般会持续3-4天,有的甚至一个星期左右,而且还会有咳嗽,头痛,流鼻涕等症状,
2、在儿童患者发热1-2天之后,可以在患者口腔及唇内看到疱疹,疱疹破后会溃疡,而且会很疼痛,孩子会出现哭闹,不吃饭,流口水等现象
3、口腔患疱疹之后不久,孩子的手掌心和脚掌心还有小屁股上会起疱疹,形状以圆形和椭圆形居多,小的只有米粒大小,大的有大豆大
4、有极少数孩子还在身上其他地方出现疱疹,比如脸部和躯干,一般一个星期左右都能自然退去,也不会留下疤痕。
感染了手足口病,该怎么办?
手足口病是病毒感染所致,属于自限性疾病,大约7天左右可以自愈。
但如果,早期出现持续发热(时间≥2天)、精神差、嗜睡、头痛、抽搐、呕吐、肢体抖动、走路不稳、急性肢体无力、气急等情况,要警惕重症的出现,将孩子及时送到儿童专科医院就诊。
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隔离,以免传染给他人。护理上,要注意:
1.多喂白开水。注意避免高热量、高蛋白食物(对退烧不利),清淡饮食(比如稀饭、面条等易消化的食物)。
2.清洁口腔一天两次。如果出现口腔溃疡,用口腔炎喷雾剂或者养阴生肌散涂抹患处。
3.食物不要太烫、太咸,避免对溃疡面的刺激。
4.尽量让孩子卧床休息,防止合并症。
手足口病日常该如何预防
1、建立定时排查常规:校医院医生、社区医院医生要定期到幼儿园给孩子做体检,或者去幼儿园的门口值班,在上下学的时间,检查儿童在上述的三个部位是否有病变,如果有发现可能症状,应及时将其与其他孩子进行隔离,防止疾病的蔓延。给孩子做体检不能一劳永逸,必须建议一个定期的检查制度,在地区内的高发病时期,检查的时间间隔要短一些,相反,如果该地区发病率低,可以间隔的时间长一些。
2、加强与家长的合作:幼儿园的老师应当与孩子的父母一块努力防止手足口病的传播。老师与家长应定时的沟通,交流预防疾病的经验,
3、每天消毒:玩具、餐具、课桌椅、楼梯扶手等容易接触的东西要每天消毒,用84消毒液擦拭或者喷洒都是可以的。
4、保持教室内的空气流通:在封闭的空间内传染病更容易传播,所以幼儿园里的教室要保证通风良好。在早晨孩子还没有来的时候,教室应该提前通风。
5、儿童卫生教育:饭前便后洗手可以有效的预防手足口病。不过,一般幼儿园的孩子的健康意识比较差,即便老师教给孩子要洗手,孩子仍然可能坚持自己的习惯。所以,在饭前饭后检查小童鞋们的手是必要的,对于勤洗手的孩子要奖励。
6、注意饮食:幼儿园大部分是提供一顿午餐的,孩子的饭菜要尽量加热一下,凉菜凉饭应当避免,过期变质的食物及时的清理。另外在特殊的时期,应给孩子准备一些能有效的提高抵抗力的食物,比如青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点击查看更多手足口病相关疾病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