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a>“抬头”" width="400" height="300" src="//img.jianke.com/article/201503/1936227208-20150313110718838.jpg" />
天气转暖,手足口病进入上升期
据了解,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轻微、但传染度颇高的传染病,可由多种的肠道病毒引致,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2—3岁的儿童。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容易导致死亡。
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根据手足口病的流行规律,随着天气逐渐转暖,手足口病会在3—4月份陆续进入上升期,至5—6月份达到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期。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手足口病之所以在三四月份进入高峰期,是因为随着天气转暖,幼儿活动多由室内转移到室外,接触病源的几率大大增加,另外,温度的增加使得胃肠道病毒的传染性和活跃度都在增加。
预防手足口病,勤洗手是关键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手足口病不好预防,一旦发现孩子患有手足口病要及时隔离,防止传播,除了做好以上个人预防措施,还要把‘勤洗手,勤通风,喝开水,吃熟食,晒衣被’养成习惯。
手足口病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第一阶段:病初。嘴疼、畏食。饮食要点:以牛奶、豆浆、米汤、蛋花汤等流质食物为主,少食多餐,维持基本的营养需要。为了进食时减少嘴疼,食物要不烫、不凉,味道要不咸、不酸。这里介绍一个小窍门—用吸管吸食,减少食物与口腔粘膜的接触
第二阶段:烧退。嘴疼减轻。饮食以泥糊状食物为主。举例:牛奶香蕉糊。牛奶提供优质蛋白质;香蕉易制成糊状,富含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和果胶,能提供热能、维生素,且润肠通便。
第三阶段:恢复期。饮食要多餐。量不需太多,营养要高。如鸡蛋羹中加入少量菜末、碎豆腐、碎蘑菇等。大约十天左右恢复正常饮食。也有说法“全素,不动荤腥”。完全吃素,把牛奶、鸡蛋等营养品排除在外,营养质量不够,缺少优质蛋白质,而抗体是一种蛋白质,故全素不妥。
手足口病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禁食冰冷、辛辣、酸咸等刺激性食物。
2、治疗期间应注意不吃鱼、虾、蟹。
点击查看更多手足口病相关疾病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