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丙肝:至少1%丙肝患者会死于肝硬化或肝癌
丙型肝炎(丙肝)源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主要通过接触感染者血液传播。丙肝可分为急性与慢性。急性丙肝病毒感染是指丙肝病毒感染后最初6个月内的急性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急性感染通常会转变为慢性感染。慢性丙肝病毒感染是指丙肝病毒长期存留在人体内的慢性病。丙肝病毒感染可以持续终生,引起严重的肝脏疾病,如肝硬化与肝癌。作为RNA病毒,HCV的基因组具有高度变异特性。利用现代遗传分类方法,可将HCV分为6个基因型和80多个亚型。我国流行的HCV有1、2、3和6四种基因型,以1b和2a型为主。
丙肝病毒感染者中75%~85%会发展成慢性丙肝病毒感染,60%~70%会发展为慢性肝病,5%~20%会在20至30年间发展为肝硬化,1%~5%会死于肝硬化或肝癌。
国外大批新药上市,中国只有干扰素治疗方案
目前国内丙肝抗病毒治疗的标准方案是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但干扰素副作用较多,可引起流感样症状、血细胞减少、精神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损害等。
欧美等国近几年连续批准了许多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Antivirals,DAA)。这些药物与原先的干扰素和利巴韦林不同,它们通过直接抑制HCV的蛋白酶、RNA聚合酶或病毒的其他位点而发挥很强的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使持续病毒应答(SVR,相当于临床治愈)从40-70%提高到90%。
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
1,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入被丙肝感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后,可引起输血后丙肝的发生。
2,生活密切接触传播:据统计丙肝感染者中约有40%没有明显的输血、血制品注射史,其中大部分是通过生活密切接触传播的,如日常生活中共用剃须刀、牙刷等极易引起丙肝传播。
3,性传播:精液和唾液中存在有丙肝病毒,因此性接触传播不容忽视。
4,母婴传播:若母亲为丙肝患者,婴儿感染丙肝的几率约为10%。
5,昆虫叮咬传播:有关资料显示,蚊子细胞能结合复制丙肝病毒。
由上述丙肝的传播途径可知,一般工作、日常生活,发生乙肝传播的几率是很低的,如共用办公用品、交换钱币、公共用餐等,一般不会造成传播。
丙肝患者日常生活要注意什么
丙肝患者日常生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预防传染:家庭成员间不要共用卫生用具,女性丙肝患者经期卫生巾应该处理后再扔掉,夫妻间性生活应采取防护措施,性生活尽量使用安全套。
2、避免有毒的化学物质:如少吃含色素和防腐剂过多的食品,不吃霉变的食物和已烂的姜。
3、注意合理的饮食:饮食要少食含脂肪、糖、色素、防腐剂过多的食品,以有效减轻肝脏负担外,此外还应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量等。
4、合理作息:丙肝患者要注意休息,补充睡眠,这样会减少对自身肝脏的损害程度,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同时对患者病情的好转也是很有用的。
5、保持良好的心情:丙肝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情,积极的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切勿产生焦虑、烦躁的心情。
点击查看更多丙肝相关疾病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