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知识 > 治疗方法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怎么治?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怎么治?

2014-12-09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急性带状疱疹治愈后,仍有持续性的伴有皮肤节段变化的疼痛。急性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持续疼痛超过一个月的后遗症,是带状疱疹病毒破坏脊髓后角细胞所致。

  治疗

  三阶梯治疗方案:①药物治疗;②无创局部治疗;③微创局部治疗。

  1.药物治疗

  (1)三环类抗抑郁药(TricyclicantidepressantsTCAs)

  阿米替林(amitreptyline),阿米替林是有效的钠离子通道阻滞剂,起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再提取,增强涉及疼痛的感觉的脊神经元的抑制程度,不仅可以改善抑制状态,由于药物本身抑制疼痛的机制,疗效可达50%。使用剂量:12.5~25.0mg/天,睡前服用,可逐周增加剂量,增至50mg。副作用有精神错乱,尿潴留,体位性低血压以及心律失常。

  (2)抗癫痫药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加巴喷丁(Gabapentin),加巴喷丁主要机制是减少谷胺酸能神经的传导,与电压依赖性该离子通道相结合,阻止钙离子内流。

  (3)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0.5mg/kg/小时,静脉滴入;慢心律150‐300mg/日,分三次口服。

  (4)抗痉挛药酰安咪嗪,对PHN的游走性疼痛有效。

  (5)麻醉性镇痛药:可以用来减轻疼痛.但是效果不佳。

  (6)局部麻醉药的涂抹:5%利多卡因软膏或凝胶或贴剂,用于治疗皮肤较为局限的神经源性疼痛,对异痛症效果较好。

  (7)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针灸等,中医中药治疗原则:祛风,通络,止痛,兼以扶正.

  (8)甲氰咪胍:本药是一种非硫脲类H2受体拮抗剂。它具有恢复免疫和止痒作用,并有抗病毒作用,仅用于本病。每次200mg,每日3次,睡前加服400mg,状控制停药,未见不良反应。

  2.无创局部治疗:超激光,超声电导药物透皮吸收治疗;

  3.微创局部治疗

  (1)神经阻滞:根据皮损神经感觉支配区选择性神经阻滞,可即刻缓解原皮损区域的剧烈疼痛,但效果短暂,需重复多次治疗。

  硬膜外腔阻滞术:单次或连续阻滞、穿刺部位视病变部位而定,药物为2%利多卡因或0.25%丁卡因注射液,药液中可加入激素类药物,有的加入2‐3mg吗啡等。

  (2.)刺血拔罐:不通则痛,利用三棱针挑刺局部皮肤,负压拔罐引流出黑紫色淤血,一周一次。创伤小,镇痛作用明显

  (3)交感神经阻滞或射频治疗射频针穿刺到达椎骨旁边的神经节,专门阻断火烧火燎样的痛与皮肤超敏痛。机理是利用可探温度作用于神经节,神经干,神经根等部位,使蛋白质凝固变性,

  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是一种物理性神经破坏性阻滞疗法.已经由阻滞三叉神经发展到治疗所有神经痛.

  (4)注射多分子活性氧调整神经将三个氧原子结合而形成的三氧分子注射到受损的神经根旁边,发挥局部消炎、镇痛、营养神经作用。

  (5)脊神经根射频消融多种方法未能缓解疼痛的神经用射频高温毁损,阻止该神经传导之痛。

  4.心理治疗:加强病理因素治疗的同时,应积极进行心理干预,打断疼痛‐抑郁‐疼痛‐严重抑郁的恶性循环,防止自杀倾向的发生。

  (实习编辑:万敏玲)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