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手足口病 > 为什么手足口病没有疫苗?

为什么手足口病没有疫苗?

2014-11-28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手足口病大多数发生在婴儿,是一种传染病,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那么手足口病有什么治疗方法,有什么疫苗可以预防呢?

  2010年伴随着夏天高温的来临,手足口病也气势汹汹地大举来袭。它有很强的传染性,宝宝还可能会因此出现生命危险,手足口病已经让家有5岁以下孩童,尤其是0~3岁宝宝的父母个个谈之色变,呵护自己的宝宝,唯恐避之不及。所以父母们非常担心:有没有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国家是否已在研发手足口病疫苗?手足口病疫苗什么时候能面世?

  目前看来,手足口病还没有针对性的疫苗,主要靠防护和得病后的良好治疗。手足口病又称水疱疹病及口炎,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可引起这种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常见。

  我们需要了解,肠病毒是这样传染的:肠病毒的传染途径主要经由胃肠道或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患者皮肤上的水疱和分泌物传染。

  据统计,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病原体绝大多数为EV71,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重症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容易导致死亡。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主要为柯萨奇病毒A组16、4、5、7、9、10型,B组2、5、13型;埃可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其中以EV71及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最为常见。EV71又分为A、B、C三个基因型,A型为原型株BrCr-CA-70;B型和C型又可进一步细分为B1、B2、B3、B4以及C1、C2、C3和C4亚型,近年来在中国大陆流行的EV71主要是C4亚型。

  由此可见,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不但种类多,而且型别较多,所以针对引起手足口病的所有病毒研发一种疫苗较为困难;当前疫苗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EV71,因为EV71危害大,容易引起手足口重症和死亡病例,但该疫苗目前仅处于研究阶段,进入临床尚需时日,另外一种新疫苗的问世也涉及到疫苗生产企业巨大的资金投入和其他一些不可预计的难题。鉴于目前手足口病防控的严峻形势,我们呼吁科学家们和疫苗生产企业近快行动起来,研发出经济、有效的手足口病疫苗,给孩子和家长们带来健康的保证。

  引起宝宝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很多种,虽然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很常见,但很有可能你宝宝这次是由其他肠道病毒引发手足口病。由于手足口病各个病毒之间没有交叉免疫,所以宝宝在得过一次这种病后,对其他病毒并没有特别的抵抗力,从而又会再次得上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通过病毒传播的,在发病第1周传染性最强,通常临床症状不严重,也有极少数会并发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以往该病在我国的流行不严重,病情也较轻。近些年该病有流行加重趋势,并时有死亡病例报告。5岁以下的宝宝是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对象。

  防护需要讲究卫生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非常多,做好宝宝个人及家庭的卫生是预防这个病的关键:

  1.饭前便后、外出回来后,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宝宝洗手,不要让他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宝宝;

  2.大人接触宝宝前,或替宝宝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都要洗手,并妥善处理脏东西;

  3.宝宝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要充分清洗;

  4.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宝宝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宝宝出现相关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轻症患儿不必住院,适合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居家治疗的宝宝,不要接触其他宝宝,爸妈要及时对宝宝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实习编辑:潘颖华)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