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传染病新闻 > 非洲东南部爆发“黑死病”中世纪曾夺欧洲1/3生命

非洲东南部爆发“黑死病”中世纪曾夺欧洲1/3生命

2014-11-25 来源:健客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西非国家的埃博拉疫情继续肆虐之际,非洲东南部的马达加斯加近期又暴发鼠疫,已导致119人确诊感染病毒,40人丧生。世界卫生组织警告称,这种疾病可能会在人口稠密的该国首都塔那那利佛迅速蔓延。

  据悉,该国最初的确认感染病例出现在8月31日,感染者位于首都的西部地区。3天后,这名感染者不治身亡。截至11月中旬,已有119人被确认感染鼠疫,40人丧生。其中,塔那那利佛已报告两个病例,一人死亡。

  鼠疫是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系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如果被携带病毒的跳蚤咬到,人类也可能会感染这种致命病毒,并进行人际传播。鼠疫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

  自中世纪以来,人类共遭受了三次大的鼠疫,共导致近2亿人染病身亡。其中,中世纪暴发的“黑死病”曾导致近三分之一的欧洲人丧生。最近一次的鼠疫暴发是于2010年发生在秘鲁,截至当年7月30日秘鲁发生17例鼠疫病例,其中4例肺鼠疫、12例淋巴腺鼠疫及1例败血症鼠疫。

  让人担忧的是,马达加斯加的跳蚤具有很高的抗杀虫剂特性,难以灭杀。不过,世界卫生组织仍表示,他们并不推荐通过禁止贸易或旅行等方法来防范该疾病的蔓延。

  感染途径

  1.鼠蚤叮咬

  经鼠蚤传播,鼠蚤叮咬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啮齿动物→蚤→人的传播是腺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

  2.呼吸道感染

  经呼吸道飞沫传播,通过呼吸、谈话、咳嗽等,借飞沫形成“人→人”的方式传播,并可造成人间鼠疫的大流行。

  3.皮肤感染

  经皮肤传播,剥食患病啮齿动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触患者的脓血或痰,经皮肤伤口而感染。

  4.消化道感染

  人吃了未彻底煮熟的染菌肉而感染。

  预防措施

  首先坚持“三不”原则:(1)不接触、不剥皮、不煮食病(死)旱獭及其它病死动物;(2)不在旱獭洞周围坐卧休息,以防跳蚤叮咬;(3)不到鼠疫病人或疑似鼠疫病人家中探视护理或吊丧。

  灭鼠灭蚤,预防动物间鼠疫,隔离鼠疫病例,预防传播,个人要远离发生鼠疫的隔离区,如果非要靠近鼠疫区的人员要提前2周接种菌苗,穿2级防护衣。口服或注射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等预防药物。要注意避免被疫区跳蚤叮咬和接触了染疫动物分泌物及血液。

  曾去鼠疫疫区出现下列症状要及早到传染医院就诊:(1)急性淋巴腺炎,肿胀、剧烈疼痛并出现强迫体位。(2)咳嗽、胸痛、咯痰带血或咳血。(3)出现重度毒血症、休克症候群而无明显淋巴结肿胀(4)血性腹泻并有重症腹痛、高热及休克候症群。(5)皮肤出现剧痛性红色丘疹,其后逐渐隆起,形成血性水疱,周边呈灰,黑。(6)昏睡,颈部强直、谵语妄动、脑压增高、脑脊液混浊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