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禽类对虫媒病塬体均易感,除个别外,大多动物本身不“发病”。但病塬体能在动物体内增殖、产生较高含量的病毒血症,形成极具危险的病塬体储存宿主。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可分①家养动物,包括家畜、家禽、观赏动物等;②野生动物;③半野生动物,包括鼠类,鸟类、蝙蝠等,其中鼠类危害最大。一般针对野生或半野生动物的管理较难,只能把工作重点放在消除传播媒介上,切断传播途径。而针对家养动物则容易些,对家养动物,可用圈养、改善管理条件和免疫接种或药物预防等科学管理办法结合消除传播媒介,切断传播途径的办法,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如乙脑、鼠疫、登革热、出血热等,都可以进行综合防治的办法,如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洁卫生或迁移居民附近的猪舍;定期组织灭鼠、灭蚤;组织群众在水缸养殖塘角鱼;加强防蚊、驱蚊、灭蚊等措施都能取得预期防治效果。
加强疫源检疫工作
疫源检疫就是要对接触者即接触过病人、受染动物或受污染的环境后,有可能受到感染的人进行流行病学监测,包括医学观察、采集标本检测等方式。疫源检疫的目的在于早期发现病人,给予相应的医学处理,减少发病,避免死亡。
根治虫媒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虫媒性传染病防治的根本在于彻底消除传播媒介。但媒介昆虫节肢动物的种类较多,其孳生习性与生态习性也较复杂,对其防制必须依据不同种类的生态习性,以标本兼治,侧重以本为主的塬则,以经济、有效、简便和安全为目的,因地因时制宜地采用以环境治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或其他有效手段组成的措施,把靶标媒介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平,以达到除害灭病的目的。①环境治理:在查清虫情的基础上采取以改造环境为重点,控制和清除媒介孳生地,减少媒介栖息地,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习惯,减少人虫接触机会,做到“标本兼治、治本为主”。野外临时驻地多为农村或山区,环境复杂,蚊虫孳生场所多,不能清除尽,也要尽可能进行室内外卫生整顿。②化学防制:化学防制是指利用天然或合成的杀虫药剂,以不同的剂型(粉剂、乳剂、油剂、悬浮剂、颗粒剂、缓释剂等),通过不同的途径(胃毒、触杀、熏杀、内吸等)毒杀、驱避或引诱媒介节肢动物。具有快速、高效,实施方便等优点,其缺点是大量使用易使昆虫产生抗药性和污染环境等。也可以选用中草药物消杀媒介节肢动物。如室内滞留喷洒、空间喷洒、药物熏杀、直接杀灭幼虫。③物理防制:清除孳生水体或集中捕捞卵块、幼虫和蛹,可大大减少蚊虫孳生。此外,发动广大群众,采用捕打、兜捕、灯光诱杀等方法减少媒介昆虫的骚扰。④生物防制:生物防治由于不污染环境,灭蚊效果较好,对人畜安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池塘、饮水缸等放养柳条鱼,稻田养殖各种鱼类以及应用苏云金杆菌H-14及球形芽孢杆菌等均是有效的杀灭蚊幼的方法。⑤个人防护:探险和旅游者,尤其部队在野外执行任务或在森林、草塬地区驻扎时,更应做好个体防护。
提高群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保护易感人群
可以通过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来提高群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是提高群体抗病能力、控制和消灭虫媒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措施。此外,尚可应用药物预防来提高群体抗病能力,实施简便、见效较快,但药物预防对多数病毒性传染病无效,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虫媒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的重点与其他传染病有所不同,重要的手段是切断或消除传播途径,并通过多种途径改善与提高人群免疫力,保护易感人群。因此,在虫媒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中,对媒介昆虫的控制或消除是致关重要的手段,也是虫媒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效果十分明显的措施。
(实习编辑:万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