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问答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Ⅰ)(倍博特)药代动力学作用
22
2013-10-10 21:38
病情描述
你好,缬沙坦氨氯地平片(Ⅰ)(倍博特)药代动力学作用是怎么样的?
医生建议:2013-10-10 21:39
专家问答刘医生
你好,缬沙坦氨氯地平片(Ⅰ)(倍博特)的药代动力学作用:线性 :缬沙坦和氨氯地平都呈线性药代动力学。氨氯地平吸收 :单剂口服治疗剂量的氨氯地平后,氨氯地平的血浆浓度在6-12小时内达峰。绝对生物利用度为64-80%。食物不影响氨氯地平的生物利用度。分布 :分布容积约为21 L/kg。氨氯地平的体外研究表明,约97.5%的循环药物与高血压患者的血浆蛋白结合。生物转化 :氨氯地平在肝中广泛(约90%)代谢为无活性的物质。排泄 :氨氯地平按两相方式从血浆中消除,末端消除半衰期约为30-50小时。连续服用7-8天后,达到稳态血浆浓度。10%的氨氯地平原型和60%的氨氯地平代谢物经尿液排泄。缬沙坦吸收 :单剂口服缬沙坦后,吸收迅速,但吸收量在较大范围内波动。缬沙坦的平均绝对生物利用度为23%(范围为23±7)。在研究剂量范围内,缬沙坦的药代动力学呈线性。每日1次口服时,缬沙坦几乎没有蓄积。男性和女性的血药浓度相似。食物使缬沙坦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减少48%,Cmax降低59%。但是,从给药后8小时起,进食和空腹状态下的血药浓度相似。AUC和Cmax降低,不会导致治疗作用出现临床显著性降低,因此,可以在进食或空腹状态下服用缬沙坦。分布 :缬沙坦与血清蛋白的高度结合率(94-97%),主要与血清白蛋白结合。在1周内达稳态。稳态分布容积约为17 升。与肝血流量(约为30 L/小时)相比,血浆清除率相对较低(约为2 L/小时)。消除 :缬沙坦呈多指数衰减动力学(初期,α半衰期<1小时 ;终末,β半衰期约为9小时)。吸收的缬沙坦主要以原型排泄,约70%经粪便排泄,30%经尿液排泄。缬沙坦/氨氯地平口服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后,缬沙坦和氨氯地平的血浆浓度分别在3和6-8小时内达峰。倍博特的吸收速度和程度与单独服用缬沙坦片和氨氯地平片时的生物利用度相当。
公众号广告图

方舟健客-国家药监局认证的合法网上药店,致力于打造优质、低价、便捷的网上药店和最值得信赖的健康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2024 www.jian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400-003-7368 举报邮箱 jubao@jianke.com
网络警察报警平台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粤公网安备工商红盾电子标识
下载
顶部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