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第五届上海国际消化系统疾病会议于2018年4月13日至15日在美丽申城盛大召开,本次会议邀请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西欧以及北京、上海等地30余位专家学者,聚焦脂肪肝和炎症性肠病。《国际肝病》有幸在现场采访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主任厉有名教授,厉教授对酒精性肝病的现状、诊治和研究进展做了精彩分享。
《国际肝病》:中国的酒精性肝病(ALD)和其他国家相比,目前的发病和诊治现状如何?
厉有名教授:酒精性肝病是由于过量的或过长时间的饮酒导致的肝脏损伤。中国的酒精肝病现状与欧美国家相比,差别在于发病率。欧美国家的酒精性肝病比中国发病率高,但是在中国东北地区、山东地区,酒精肝病的发病率也相对较高。
解读刚出版的新版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可以从中发现酒精性肝病的流行病学变化。十年前中国的酒精性肝病发病率只有4.34%,而现在已超8%,东北地区和山东地区相对更高。
《国际肝病》:药物治疗无效的酒精性肝病(ALD)应如何处理?
厉有名教授:酒精性肝病分为五种类型,按轻重程度依次分为,轻症的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病情一旦进展至酒精性肝硬化,治疗难度较大,效果较差。
对于酒精性肝病的治疗,戒酒是关键,药物不是最重要的方面。在酒精性肝炎这个阶段,就要进行有效的戒酒和药物应用。进展到酒精肝硬化的阶段,药物效果不理想,只能对症予以辅助用药。
酒精性肝硬化中末期病人,在肝功能差,且没有药物可用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肝移植。肝移植的前提是,酒精性肝硬化病人没有心、脑等重要脏器的损伤,有意志力戒酒,并且要在戒酒六个月以后再考虑肝移植。
《国际肝病》: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相比,酒精性肝病(ALD)相关的恶性肿瘤有什么特点?
厉有名教授:酒精性肝病是大量饮酒造成,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没有饮酒或者饮酒量少,这是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不同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肝脏的脂肪堆积,酒精性肝病是反复的酒精刺激引起的肝细胞炎症水肿坏死,进一步引起肝硬化。
酒精性肝病引起的肝癌,比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更多见,病情恶化更快。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发展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这个阶段后,有少部分会转化为肝癌,以肝细胞癌为主,但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而酒精性肝炎进展到酒精性肝硬化,进而发生肝细胞癌,发展时间短,病情恶化速度快。
《国际肝病》:关于酒精性肝病(ALD)的病理机制和治疗方法,未来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厉有名教授:酒精性肝病未来的研究方向,第一是如何帮助嗜酒成瘾的人群戒酒。目前有些新药,比如阿坎酸,可以帮助意志薄弱的喝酒成瘾者戒酒。第二个方向是,在酒精性肝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当中,有哪些药能够减少肝脏的损伤,这类药的开发对将来酒精性肝病的治疗是非常有意义的。
专家简介
厉有名
浙江大学医学院内科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主任
浙江省医学会内科学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内科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常委
担任《国际消化病杂志》和《JOURNALOFHEPATOLOGY》中文版副主编,《中华内科杂志》《中华消化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等杂志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