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苏北医院新区分院(市第三人民医院)了解到,每个月因服药不当而导致肝损害案例都有发生。还有一些市民认为中草药没有毒性,或副作用小,不会伤肝,就不遵医嘱盲目服用,发生药物性肝病还浑然不知,延误诊治,不仅不能治病反而损害了身体健康,28岁的小文(化名)就为此吃足苦头。
月经不调尝试中药调理
喝了近两个月导致肝脏受损
28岁小文一直以来月经不调,一开始用西药治疗,效果不佳,她非常苦恼。不久前,家里亲戚建议,可以试试喝中药,副作用小些。于是,小文在亲戚的推荐下,到诊所开了一些中草药进行调理。
连续服用了近2个月后,小文身体非但未好转,反而每况愈下,渐渐地她感觉四肢无
力、胃口明显不好,没多久,她发现连尿色也越来越黄,连忙到医院检查。
经医生检查,小文患了黄疸,检测肝功能后发现,其肝功能异常,转氨酶比正常人的数值多出近200。医生表示,小文出现了药物性肝损害。
每月接诊数例“药性肝”
中药服用不当也会损害肝脏
“药物性肝损害在门诊经常能遇到。”苏北医院新区分院(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科主任樊正勤告诉记者,每个月都能接诊到几例此类患者。如一些年轻人患皮肤病、腰椎间盘突出等,长时间服用中药,结果导致“药性肝”。还有一些中老年人因为吃药物、药酒等,导致患病。
樊正勤表示,在临床中发现,中药引起的肝损害个体差异很大。有些人较小剂量就可以发生,有些人可以用到很大剂量,较长时间后才出现,还有些人则不会发生肝脏损伤。虽然说因人而异,但一些需要长期吃中药或者想吃中药调理身体的人,需要重视这个问题。“我曾接诊过一个年轻人,吃了一段时间中药治疗,出现黄疸,肝功能也严重损伤,转氨酶高达2600。”
专家介绍,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药物也会导致肝损伤,能引起肝损害的药物至少在200种以上,其中不乏市民非常熟悉的药物,如阿斯匹林、芬必得、螺旋霉素、口服避孕药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药物性损害已上升为全球死亡原因的第5位。因不合理用药而导致的住院病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比例为10%—20%,其中有5%的病人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而死亡。因药物引起的肝损害约占住院病人的10%,在50岁以上患者中的比例可超过40%。
樊正勤表示,伤肝最严重的药物第一要数结核药,第二是中草药,第三是抗真菌药。此外还有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等,还有降糖药、甲状腺药物等都对肝脏有损害,而且根据服药者的个体差异,损害程度不一。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常见的中药使用不当会损害肝脏。如何首乌、雷公藤、双黄连、黄独、望江南、蛇莓、炒白果、六神丸、贯众大黄、麻黄、天花粉、小茴香、朱砂、苍耳子、铅丹、白花蛇舌草、元胡、蜈蚣粉等。不良用药习惯危及生命
长期用药要定期监测肝功能
樊正勤表示,要避免药源性肝肾损害,应以预防为首要原则。“不良的用药习惯和行为都有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加上病人对药物所致的肝肾损害的认识不足,可造成延误,甚至发展为不可逆的肝肾功能衰竭,最终危及生命。”
肝肾功能不全病人:一定要严格掌握药物剂量,用药前了解其毒副作用,就诊时应把肝肾功能受损的病情告诉医生。患者要严格按用药说明剂量用药,未征得医生同意,严禁随便改变剂量,擅自加大药量。
老人儿童及有慢性基础疾病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酌情减少药量。同时,患者长期服用某种药物时,要向医生了解其是否会对肝肾造成损害,必要时要定期做肝肾功能检查,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
“不可盲目延长用药时间,特别是抗生素,因为盲目延长抗生素的疗程,一方面增加了菌群失调的危险,同时也增加了肝肾毒性。”樊正勤表示,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一定要定期监测肝功能,以防出现异常。此外,不能随便购买减肥药、保健品等,特别是网上购药一定要慎重。如果服药后发现皮肤、眼睛、小便变黄,并伴随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很可能是肝功能出现异常,一定要尽快去医院做检查。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1.8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健客价: ¥45补脾健胃,利湿止泻。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或泻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健客价: ¥18透窍消肿,祛风退热。用于慢性鼻窦炎、鼻炎及鼻塞头痛,浊涕臭气,嗅觉失灵等。
健客价: ¥25健脾和胃,平肝杀虫。用于脾弱肝滞,面黄肌瘦,消化不良。
健客价: ¥24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湿热蕴毒、腑气不通所致的胁痛、胆胀,症见胁肋胀痛、发热、尿黄、大便不通;胆囊炎、胆石症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