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唐苹又名阿卡波糖片,是一种配合患者饮食,治疗糖尿病症的进口药物。欧洲Cochrane循证医学中心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IFG/IGT)的研究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拜唐苹又名阿卡波糖片,是一种配合患者饮食,治疗糖尿病症的进口药物。欧洲Cochrane循证医学中心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IFG/IGT)的研究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研究入选试验标准包括至少12周以上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单药治疗与其他干预比较的研究,研究肯定拜唐苹的疗效。荟萃分析共纳入30项有关拜唐苹的临床研究。与安慰剂相比,拜唐苹可显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负荷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
由于研究属于回顾性分析,有关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对糖尿病相关终点事件的观察(包括心肌梗死、心绞痛、卒中、截肢、失明和肾衰)未得到足够、充分的证据。但是,本篇Cochrane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中,仅有3项研究纳入糖尿病相关终点事件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析。
糖尿病的主要威胁在于各种慢性并发症。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不大的样本量(<1000)人进行观察,很难获得结论性结果。
UKPDS是本文中干预时间最长的一项研究,历时20年,平均干预时间为10年。在设计试验方案的70年代,α-糖苷酶抑制剂还处于研发阶段,到1990年代中期,拜唐苹的上市引起UKPDS试验研究者的灵感,增加了拜唐苹干预亚组。拜唐苹亚组干预始于1994年5月,由于当时UKPDS研究已经接近结束,因此,参加这一亚组试验的患者是在已经应用其它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拜唐苹治疗,在加服拜唐苹之前的治疗分别为单纯饮食控制14%,单药治疗52%(磺脲36%、双胍6%、胰岛素20%),联合治疗34%(磺脲+双胍16%、磺脲+胰岛素4%、多药联合胰岛素14%)。
UKPDS研究发表时,作者对结果的分析是:
1、UKPDS的事先试验设计并不包括拜唐苹干预亚组,因此拜唐苹干预的结果仅能够回答拜唐苹干预糖代谢指标是否有效这一命题,而不能进一步回答拜唐苹是否影响糖尿病干预终点等结果(这需要独立的设计,对试验样本量等进行分析计算)。
2、拜唐苹亚组研究的样本量还不足以进行糖尿病相关终点事件分析。UKPDS中有3309例患者进入拜唐苹亚组研究,而最终纳入研究的仅有1946例。这样的样本量本身受到UKPDS研究原先设计的限制,而且也受到患者本人意愿、身体情况(威胁生命的疾病、妊娠、胃肠道疾病、使用类固醇药物等)的限制。
3、由于UKPDS研究中患者已经接受大量的药物治疗(包括此前的降糖治疗、降压治疗,甚至治疗关节病变的药物),因此进一步要求患者接受药物治疗,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干预一年后,拜唐苹治疗组仅有49%的患者继续参加研究,到第三年试验结束,更仅有39%的患者在组。所有提前退出的患者也必须纳入意向治疗分析,势必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本荟萃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拜唐苹在代谢方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责任编辑:石颖欣)
上一篇:盐酸多奈哌齐片一天吃几粒? 下一篇:拜唐苹用法用量与不良反应是...相关药品购买
相关健康经验